市领导指出,建地铁就是建文化,地铁装修无疑承担着弘扬洛阳文化的重任,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这就意味着地铁装修要突出重点,擦亮最耀眼的文化招牌。因此,个人建议地铁装修风格的模式为“地域+历史”,比如地铁一号线走向为东西向,而“五都贯洛”基本上也是东西向排列,所以临近古都遗址区域的地铁站,采用对应的古都风格、历史文化来装修,比如经过王城公园附近,地铁风格可以使周朝风格,装修内容可以突出周公作礼乐、九...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洛阳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遗产,2014年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洛阳的定鼎门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名列其中,这是我市历史遗址保护又一重大进步! 五都贯洛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之北自东向西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
洛阳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古都,而今洛阳市的诸多道路命名显的过于生硬,我建议以后道路命名可以加些浪漫气息,例如“京洛”这一洛阳古称,完全可以运用到道路名称中,“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始知吴楚水,不及京洛尘”,“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可见“京洛”一词是何等的厚重又富有浪漫气息!!如果有一条“京洛大道”或“京洛路”,瞬间就可以把市民游人拉入千年前的洛阳城,希望以后有地点合适的道路,可以采用这一路名...
昨天看到一则信息,说永宁寺有地宫,1.7米见方,但被盗掘一空,不知是否是真的?另外是不是每座佛塔下都有地宫,北魏时期洛阳城一千三百多佛寺,那么埋没在汉魏故城下的佛塔地宫应该不少吧?
老师您好,不知道汉魏洛阳故城有什么规划吗,是不是考古发掘不完成,不能有所建设?现在感觉汉魏时期的洛阳文化基本上没有可以寄托的地方。
洛阳诗都实物载体——河洛诗词长廊或诗词广场 尊敬的旅发委领导: 现在每天的 新闻联播之后,CCTV-1 播放的安徽旅游宣传片里面称:诗城马鞍山。 此宣传片提醒:洛阳也该重视起来历史文化软实力了,拒不完全统计,关于洛阳的古代诗词1500多首,堪称诗都!这个是独一无二的文旅资源,百度贴吧有个洛阳学吧,里面有个精品帖子《诗都洛阳,美轮美奂!》诗配图,非常漂亮。 《诗歌龙门》线上诗词做的不错,建议再接再厉:线下实体做...
如题,伊滨区城市规划区正好到东汉帝陵南兆域西侧,那么东汉帝陵南兆域如何开发利用?汉魏故城佃庄镇内什么时候开发?出效果?
隋唐定鼎门城墙怎么可能那么低?汉魏故城城墙遗址目测也有四五米,怎么隋唐城城墙才两三米?附下图汉魏故城城墙遗址
伊滨区现在发展处在一个快节奏情况下,只规划了城市区,佃庄镇怎么规划?区域内汉魏故城内的村庄怎么规划?
听说汉魏故城申遗要求遗址范围内居民搬迁,2017-2035孟津县城乡总体规划中也有提到关于古遗迹保护这方面的说说法,但并不明确,前来咨询情况是否属实,如属实大概什么时间呢?
您好!我是一名退休职工(单位为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性质为企业),在手机软件认证成功后,在查找养老账户的时候发现数值为0,查不到相对应的退休工资,发现身边朋友都可以查到,不知是什么原因,望相关人员帮助我解决此问题。
佃庄镇属于伊滨区,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向西距离市中心不过12公里,向南距离未来核心区5公里,目前佃庄镇主要产业是农业和食品加工,相对落后,交通也不发达,从城市向外扩展的格局趋势看,佃庄镇在辐射范围内,目前宜阳伊川孟津都有不小的发展,唯独佃庄守着大片农田和遗址保护区,经济落后。城市第五期规划能否为佃庄的发展重点研究一下,目前汉魏故城遗址保护区建设正在进行,但是位置偏僻,相隔佃庄镇,不利于对外开放,...
汉魏故城申遗成功,有没有复原像永宁寺塔,太极殿,城门等古建筑计划吗?感觉洛阳古建筑太少啦,古代洛阳的恢宏气势只能是脑海里想想而已!
洛阳是13朝古都,现有需要道路都以古代坊命名。如宜人路,等。建议以后跨洛河、伊河的桥梁命名可以结合古代洛阳的桥梁名字。如: 秦,复道桥,位于汉魏故城附近; 东汉,永桥位于偃师西 隋,天津桥 隋,皇津桥,为中国首座开合桥。后与天津桥合一; 隋,永济桥,位于宜阳县 隋,黄道桥,位于周公庙南; 隋,旧中桥,又名斗门桥 隋,立德桥; 唐,新中桥,又名永昌桥;
1月12日,国家文物局公布12月29日对隋唐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的的二次批复,不出我所料。市政府所坚持的仿古大罩子的对城门以及角楼的保护展示的思路被三个字又一次打碎了,不同意。本人就纳闷了,以目前文物局的批示态度,那么九洲池的保护展示就更为恶劣,怎么就批了?难道这个复批的结果,还有潜规则? 或者说复批的条件是大罩子工程不再有国家大遗址资金直接拨放,有市政府自己解决? 国家文物局的态度无法理解。最后,市文物局...
文物局的同志们打扰了,本人又来提问题了。1月12日,本人在阅读杨焕新先生的《试谈唐东都洛阳宫的几座主要殿址》的文章时,杨先生提到了位于宫城大内中轴线西侧一个推测名为隋武安殿(唐武成殿/宣政殿)的建筑遗址。本人很感兴趣,后从一名网友处在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出版的《隋唐洛阳城天堂考古报告》里面发现了具体的殿址情况。在看到遗址情况后本人特别惊讶(如图)东西长廊,双阙的位置,龙尾道等等,建筑设计形制如此之特殊,...
洛阳是古都,地面遗址留的不多,汉魏故城遗址又在白马寺附近,希望尽早建成开放,与白马寺景区形成一片以汉文化与佛教文化相辅相成的旅游景点,提高洛阳旅游知名度
2017年我市提出了打造博物馆之都的建议,本人认为追求多不是我市应该追求的,追求精才是正道,结合目前现状,提出以下建议:公办博物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博物馆滥竽充数;1.应该着力提升洛阳博物馆的基础陈展水平,并整合匾额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契约文书博物馆的藏品在老城附近建设洛阳博物馆副馆;2.应以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藏品组建河洛博物院(或洛阳考古博物馆);3.应将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博物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