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行知小学一名学生的家长,反映一下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学校能站在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出调整。 第一:学生课业负担重。 学校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提高学习成绩。作业多,重视成绩排名。孩子经常被老师留校到很晚,老师也很辛苦,孩子学习效率低。学校考试排名几乎月月考班级周周测试,按成绩给孩子编号。偏离教育的初衷,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过早给学生贴上差生标签。孩子厌学情绪严重...
在住建局备案的规划上明确写的是业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置,何时变为“门面房”?更改小区规划需要全体业主同意,随意占用小区业主公摊面积和公共设施且拿不住租赁合同。按照此逻辑,只要在市场监督局备案签署承诺书,便可以将公共服务设施变为私人经营场所合理开业,请问是这样吗
政府不是在解决烂尾楼问题吗?工程刚动工几个月就烂尾了,持续这么久,老百姓也不停反应,负责的领导不清楚情况吗!这样的拆迁何必呢,政府也烦我们也痛,过渡费也发不下来,不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什么感受!几月几号恢复动工,还会不会再次烂尾,拆了第6年,不知道人生有几个6年
我父亲偏瘫,有洛龙区残联发的肢体二级残疾证,需要轮椅。但因为平时跟我在焦作生活,回户籍所在地洛阳申请轮椅的话不太方便,听说各地都有给残疾人申请辅助器具的网络平台,不用来回跑、在网上就能申请、审批,焦作残联就有这样的平台,我想咱大洛阳应该也有吧?就想问一下咱洛阳的残疾人辅助器具申请网络平台在哪里能找到。
2000年,我给华煜公司干活,至今仍有二万余元未结,问公司称西工区不给拆迁款,所以无法清债,请中央巡视组严查,拆迁款哪里去了?导致八旬老人就医无钱????
现在伊滨区新源路停车场已经建好,应该把97路改为从伊滨区开到洛阳市民之家比较合理。97路乘坐的人员大多为伊滨区居民,很多人都是从伊滨区去洛龙区上班,从龙门大道拐弯不合理。应该开到市民之家附近。这样也能促进伊滨洛龙联动,也方便老百姓。
“惠民工程”变“烫手山芋”——安置房燃气至今未通,谁该为回迁群众的“安家难”负责? 我是龙门街道花园村一期安置房的一名回迁业主。作为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受益者,我们原本满怀期待地搬入新居,憧憬着安定的新生活。但现实却冷冰冰地将我们拒之门外——安置房交付已超过半年,至今仍有7栋楼燃气未开通,成百上千群众无法正常居住。房子装修好了,却变成“空壳”;家具家电齐全了,却无处使用;老人、孩子在酷暑中无处洗澡...
洛龙区23的人才补贴到底有没有发,人才补贴到底怎么样可以看到到账情况?一切都搞得莫名其妙,现在又开始新的人才补贴政策,那之前的是否还有效 请详细说明下怎么查询人才补贴到账情况?
洛龙区教育局: 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学府校区三年级七班家庭作业太多,家长虽然理解学校的初衷,也很感谢学校的老师,但一小时以上的作业牺牲了孩子太多户外活动时间,孩子在家比在学校还累,没有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洛龙区中弘开阳花园25号楼与20号楼中间平台处,每天早上7、8点狂吠不止,在露天场所养狗,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洛龙区尚贤街古城路至宜人路的收费车位早已取消,车位标线都漏出来了,停在取消车位的车辆都是违停,请将车位标线掩盖,不让违停车辆打擦边球。或者重新设置收费车位,方便周围群众停车。
洛龙区中航光电隔壁不知道哪个学校,从昨天(2025.14)开始,每天下午六点到晚上十点,就用最大音量播放大喇叭,不是学生唱歌就是音乐,紧到的中航光电、洛一高和马路对面的理工学院都被巨大的噪声包围了,加班的科研人员和居民都不得安生。目前广播正在鬼哭狼嚎。
洛龙区通济街和翠云路交叉口西南角雨水井,被附近商贩倒餐余废水,臭气熏天。 实际上很多很多饭店、流动售货车的餐余垃圾,废水,经常倒在附近雨水井,臭气熏天,影响城市形象。 这种已经发生几年,一直没有解决。建议设置监控、或者加大夜间检查、处罚力度,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