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长期居住在伊滨区的市民,怀着对洛阳城市建设的热切关注,现就八里堂地铁站至伊滨区夜间八点以后公交线路缺失问题提出建议,恳请轨道交通领导予以重视并协调解决: 八里堂地铁站作为洛阳地铁2号线的重要枢纽,是伊滨区居民换乘轨道交通的主要站点。然而,目前该地铁站周边公交线路(如伊滨区专线、常规公交等)末班车时间普遍截止于晚20:00前,导致以下问题: 居民通勤困难:伊滨区作为新兴居住区,大量上班族、学生依...
十点之后乘坐2号线从开元湖坐到解放路,我们每次到解放路换成1号线至红山方向,正下楼梯车开走了,每天都要等个10分钟。杨湾方向车到达时间刚好。时间太晚,麻烦合理安排车辆换成时间,谢谢。
2021开通两条地铁洛阳成为中西部唯一的地铁非省会城市,但是4年已经过去了,洛阳地铁北不通机场南不到龙门石窟,客流标准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公里0.7万人次导致迟迟无法上报发改委,这方面可不可以出一些鼓励政策,像郑州的绿城通地铁95折,郑州地铁最高票价14计次票最低3.86,企业鼓励员工坐地铁等等,反正地铁坐不满能优惠就多优惠客流先上来,
二号线规划延长到伊滨区康庄小区,什么时候才能动工,百姓迫切需要,在伊滨区出行太不方便了,希望政府正面回答问题
从2021开通双线洛阳进入双线地铁城市,四年过去了,到现在别说开通了连开工都没半点消息,去年已经完成新开发银行的贷款,请问是国家发改委已经拒绝洛阳地铁新一轮规划了吗?谢谢
文博路是地铁文博园出站口通往洛阳博物馆的一条大路,附近还有洛阳广播电视台,洛阳城市规划馆,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北门等重要单位。但就是这样的一条大路,两边种植的银杏树多年来却屡栽屡死,现在已经进入夏季,银杏树有的半死不活,有的完全枯死,这条大路完全没有绿荫遮蔽,也没有形成美丽的城市景观,给来往的中外游客造成了恶劣印象,建议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中心早日进行规划,如果这条路不适合栽种银杏,就更换别的树种...
2023年6月,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上线,相当于给每位武汉市民开了一个“碳账户”,迄今已有超150万人使用。 武汉市民只要践行乘公交、骑行等11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就可积累碳减排量。 这些碳减排量,会自动计入个人“碳账户”,日积月累后,便能兑换打车券、购物券等,还可直接抵扣房贷利息。 建议洛阳也学习此种模式,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鼓励公交出行,提升地铁乘坐率。
国花路的几个站点随着城市发展有必要进行优化方便出行。第一,烈士陵园西上移至琴书路口;国花路状元红站点移至路口南北方便和地铁换乘。琴书路口居民增多,另一个现在的状元红路口站点居民减少。这样不增加站点还方便居民出行。
每次乘坐地铁,用退役军人优待证领取车票时,工作人员都是人工用本子登记。这种方法显得过于落伍,效率也受到影响,甚至也影响现代洛阳形象。应该技术上不是难题,或者刷脸,或者用拍照输入等,无纸化办公,应该也是能够做到的。望能尽快在这个小问题上“现代化”起来。是效率也是形象。
今天在龙门高铁站乘坐地铁,带的包和手提袋均放在传送带进行安检,过安检门的时候,安检员拿了手持安检仪前后扫描,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安检员多了一个动作,伸手摸摸我的衣服口袋,令我非常不舒服,询问是否合规,她坚持说班长就是这么交代的,必须摸兜,坐了这么久地铁,第一次被摸兜,咨询下管理部门是否合规?谢谢!
五一假期回洛阳,乘坐洛阳地铁几次,发现各个地铁站上下电梯喷黄漆字“站稳扶好”,怎么洛阳地铁又要步洛阳公交的老操作,喷黄漆字目的是为了提醒,但真没必要电梯上到处喷黄漆字。一是喷黄漆字不清晰显得城市治理不精致紊乱,二是喷黄漆字后续统一提升视觉不易清理。建议不要再沿用公交车二十年前的操作,直接在上下电梯地方粘贴黄底黑字塑胶提醒即可,洛阳地铁是城市窗口,展现城市精细化治理,希望轨道公司能够采纳!如下图:洛...
八里堂地铁站门口二三十号人围着拉人,都是没有正规营业执照的,本地人看着都非常烦躁,更别提游客,我想问这种现象有办法治理吗?就没有人制止这种乱象吗,地铁站门口一波,地铁上面的大平台又是一波,这种很让人难受且头疼,一堆人围着你看,就站在地铁出站口就跟堵人一样
近来两次返洛,该通道均存在问题,并且在通道旁值班的男性工作人员值班态度不好,一问三不知。任何形式的询问,回答都是不知道,不清楚。第一次也是这个工作人员回答说没到通道开放时间。第二次临时身份证明,在这个通道不能刷,还得二次排队重新出站,再排队进入地铁站。洛阳近几年重视旅游文化,维护文明城市形象,请不要在刚出站时就给游客留下如此差的城市印象。
节假日游客多,高铁出行人多,6-8点高铁门口机动车非常拥堵,因为赶早上7点多高铁的游客没办法搭乘首班6点40的地铁。 建议地铁1和2号线,在节假日的早上首班车的时间提前到5点40,和首班公交车的时间相同,减缓出行的交通压力,减缓6-8点龙门高铁门口的机动车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