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号上午,市政府办公室发布洛阳8所普通高中外迁,建设计划,原来规划的谷水普通高中校区并没有在名单当中,是不是谷水校区取消了。
前两天到规划展示馆参观了高中设计方案联展,感觉真不错,就是想问一下,这几所新学校什么时候完工,什么时候学生可以动身搬入新校区?
请转交区金隅城公司: 1.老城区冢头村新型城镇化项目已经签约,签约公司是哪一家? 2.市区高中外迁工作是否有机会搬迁至云顶绿城附近? 3.云顶绿城主要用来安置那些村庄?
洛阳高中外迁的规划面积均太小,不足以满足未来人口发展的需求。 我的建议是在原有规划占地面积增加100%-200%。 对于宜阳融城战略!可将外迁地块更改一下。 丰李片区高中移建至宜阳县交通警察四中队位置(崔村)建议该处高中规划保底五百亩。以满足未来初中高中一体化教育改革后建设需要。
洛阳决定市区高中外迁是“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洛阳市区高中教育质量飞跃的第一步,要求各区“要拿出优质地块”解决高中外迁。 涧西区有关领导毫无教育情怀,把洛阳高中名校洛阳二中赶到了丰李,拱手送给了洛龙区(高新区?),毫无挽留之意,空手得个遗留地块暗自得意,却不知失去了多少教育资源和教育财富,能力值得怀疑。对于传统企业名校洛阳五十九中(原矿中),也是百般刁难,先是划给全区最低洼的涧...
洛阳市教育局11月29日公布了《高中外迁学校概念性方案征集公告》,公告显示新建红山学校项目占地仅有150亩,规模3000人。同样是伊滨区兰台学校占地228亩,洛龙区杨湾学校占地171亩,两者规模也都是3000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很不理解,为什么红山学校和别的学校相比占地面积相去甚远。省委和市委都提出前瞻30年谋划工作,西工区是否应进一步提升对于红山学校的支持力度,它毕竟是未来西工区范围内唯一的一所示范性高中...
市委市政府做出优化高中布局的决策,解决洛阳市高中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难题,这是一项伟大的民心工程。近日洛阳市教育局网站公布了8所高中的位置和占地面积,让广大老师费解的是每一所学校招生规模都是3000人,为何占地面积却相差甚远?按照省级示范?市级示范?高考成绩?优化高中布局就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有关部门如此规划是否在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恳请相关部门公布划拨土地的标准,真正实现高中教育公平。
1洛阳高中外迁规划制定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2.高中外迁方案可有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若有,可否公布该方案实施后,对洛阳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有多大提高? 3.高中外迁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学生,家庭,一线教师,请问该方案制定后,是否开通有群众建言建策的渠道?是否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切身需求? 4.各个高中外迁的新校址和占地面积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综合的依据?可否公布? 洛阳教育发展,才能为...
高中外迁是洛阳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为洛阳教育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从目前市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看,拟外迁的几所高中,人数规模相同的学校而面积却有很大的反差!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划拨的土地?省级示范、市级示范?高考成绩?还是主观印象? 强烈建议和要求,千万不要人为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要听取广大家长、学生、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追求教育公平急切的呼声,让洛阳教育人能够心平气和、心安理...
洛阳市高中外迁工作的各项任务将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老城区道北新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老城区道北新区东部片区(定鼎路—王城大道)设置有老城区实验中学,墨香路小学,老城区第二小学,十八中学,二外兰溪校区等等优质名校落户,而老城区道北新区西部片区(王城大道—周山大道)却仅仅是原有的邙山一中和中沟小学,且已多年教育落后,无明显提升,东西教育走廊差距大、不均衡的现象实实在在放在眼前。而根据洛阳市国土空间规划,...
国家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啥?洛阳教育应该为了洛阳学子减负和提高大学录取率!培养人才!不应该商业化!将高中外迁,学生只能住校,集体宿舍未成年人哪里还有好好休息,独立思考的空间?相互影响,一起玩游戏,学坏倒是很有可能!鼓励重点高中建分校,市区内就近入学才是王道!多建几个骨干大中型图书馆,开放到21点,整天读者们上班你上班,读者们下班你下班。严重浪费社会资源,阻碍洛阳社会文化技术发展
听闻洛阳市高中外迁,请问洛阳三中是否迁至红山乡,请教育局给个准确的消息,别遮遮掩掩,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师该去买房买房,该调离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