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区的城市规划做的一般,定鼎门和应天门等重要节点遗址,上个世纪都已经发掘了,而我们规划局的同志,在做城市规划时,竟然轻视忽略这些遗址节点所张成的古都空间格局,对现代道路和街区随意规划。典型错误包括:一,上个世纪的规划图显示,洛北路网以洛河走向为导向,斜插宫城区域,而宫城是坐北朝南的,方向上都不能相协调,更别说具体的空间关系了。中州路、定鼎路就是例证。二,上世纪修建龙门大道时,完全不考虑古都历史中轴线,毗邻中轴线,也不考虑隋唐城的偏角,后来洛南街区规划正南正北,以至于定鼎门广场都能修歪!以后倘若打通至龙门的中轴线,龙门大道与定鼎门大街相毗邻甚至有重合,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洛阳历史上的规划错误,致使今人在协调城市古今空间关系时,举步维艰,城市路网极难优化,具体表现就是宫城区中州路、凯旋路、九都路、定鼎路的优化问题。每次想到这些问题,简直是痛心疾首,规划部门真是难辞其咎。让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古人的思想:周公旦卜洛,选择了三个地方,河北济源地区、涧水东、瀍水东,其中卜辞说,涧水东和瀍水东都是建都的吉利之所,最终周公旦选择了瀍水东建设成周城,大概是为了继承武王遗志,这里最接近二里头的“有夏之居”。后来隋朝宇文恺修建东京洛阳城,使宫城区位于涧水东瀍水西,而整个都城横跨瀍水两岸,也就是说宇文恺完美继承了周公旦的规划,涧水东、瀍水东两个建都的好地方,宇文恺都利用起来了、建设起来了。其营建的洛阳城,上合经典文献,下应山川地理,这是多么精妙高明的设计,我们要学习他的规划思想,规划局的同志更应该拜拜这尊“大神”了。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观点,前人规划高超,后人就没有麻烦,前人规划糊涂,后人就要绞尽脑汁纠正。
综上所述,个人所陈建议如下:
建议洛阳城市的一区一轴(隋唐洛阳城、中轴线)范围地带,以后做规划建设,要进行三方联席会议。三方包括:规划局、文物局、文旅局。重要路网、节点规划建设,要听取各家建议,集思广益,充分讨论论证,一致通过决议而后施行。文物局应承担大遗址保护的把关职责,规划局和旅游局,要把整个城市当做一个产品来设计运营。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我看来,城市就是一个产品,创造美好生活,首先把这个产品及服务做好,胖东来就是例证。规划局、文旅局的同志,要把自己当成产品经理,要有产品经理的思维,工作以产品质量为导向。至于其他区域,如伊滨新区,则可放低要求,不必联席会议。
请将我的建议转发至有效部门。
回复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08-22 11:36:21
尊敬的网友:您好!您的建议收悉,我局将在后续工作中统筹考虑,并将您的建议转发至相关部门。感谢您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