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投诉] 涧西区浅井头换智能电表后乱收费

    浅井头安置小区自从换了所谓的智能电表以后 收费额度大幅度上涨 换的时候说是给老百姓方便 可是现在电费多的怕人老百姓没方便倒是为难了 你不缴就停电 缴了吧太多不知道多余的用电来自哪里 每晚9点回家洗洗澡就睡觉很少看电视 空调也就是俩小时就关了6 7月用电只缴了200多电费 换了智能电表以后开始出现高额电费8月份一个月缴了1000多电费 天天开空调一个月也缴不了1000块电费 这不是坑老百姓吗? 这样高额电费比商业用电还贵!还让老百姓活吗?今天又收到短信欠费500 请问这不是坑老百姓是什么 打电业局电话不做解释就说正常 我就想问问电业局上班的人一个月也是1000多电费吗 ? 谁家老百姓一个月能用那么多电费 住户村民极其不满要去投诉 打省电视台百姓调解帮助老百姓维权!请领导帮助我们解决谢谢!

    网友187916 2017-09-01 评论6 浏览7606 编号 20170901112729707 [供电公司]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供电公司 2017-09-05 08:40:29

朋友您好,
       在此先为您简单说明计算方式,如您想针对自家电费进行详细了解,建议您联系客户经理或营业厅,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查询用电情况并对扣费进行解释。智能交费业务目前处于初期运行阶段,您有疑问我们非常理解,但请相信电费的计算流程是严谨准确的。
      目前系统以电表底数为依据,三天一计算,电量是从您上次交清电费起,到收到短信当天发生的实际用电量,如果预存电费少于实际用电电费,就会发送预警短信。
       您第一次接收到的欠费中可能包含着上个抄表周期未交纳的电费,以及截止您收到短信当天的实际用电费用。所以感觉欠费很多的情况通常只会在转为智能交费后的第一个月出现,结清之后的电费即为实时核算扣款。
举例说明:
张三的抄表周期为单月1日,于7月20日收到短信提醒已转为智能交费用户。7月22日他收到的欠费提醒短信有两种可能:
1、张三此前只结清了上个抄表周期也就是5月1日前的电费,那么他的欠费就包含从5月1日-7月22日的用电费用;
2、如果7月1日之前的电费早已结清,那么系统提醒的欠费则为7月1日-22日的用电费用。
所以,在您收到欠费金额提醒后,要根据上次结清电费的日期来进行核对。
       如果您的预存金额不足未来5天使用,系统就会发送短信提醒。所以只是结清当前欠费的话,仍会收到短信。建议您在结清欠费的基础上至少预存足够5天使用的电费金额。需要提醒的是,5天的电费金额是根据您历史用电量的平均值测算的,只是为了方便您根据情况进行预存,不是实际扣费金额。很多朋友在收到这个提醒后会误认为电表跑快了、扣多了,其实并没有,这只是一个预存不足的提醒。
        经工作人员核实,您所在的小区自竣工验收时安装了电表,到现在为止,未更换过电表。居民电费以前是物业代收,现在是由供电公司直接收取,只是更换了交费方式。客户反映的电费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夏季用电高峰期,使用大功率电器,用电量增多。如果客户对电量、电表或者电力短信内容有异议,可以直接联系催费员:毛丽丽(18037003598)或值班电话63395385、63395303咨询。若对电量有异议,可联系工作人员上门检查线路、电表;若对电表有异议,也可以到营业厅申请校验电表。客户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查询用电信息,了解用电常识。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洛阳供电公司新闻中心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网友交流] 最新 最热

  • 去政府民生那里反应

    +1 +1 回复

  • 每一篇的回复都一模一样

    +1 +1 回复

  • 到底有没有人管啊 我的天啊 任何部门都榨取老百姓的钱啊 起来吧 陈胜吴广

    +1 +1 回复

  • 是呀,之前3~7四个月带水费才400多,现在一个月电费就300,坑死老百姓

    +1 +1 回复

  • 急盼政府部门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到底怎么回事?回答不满意,就请媒体部门介入吧!伤不起,用不起电啊!

    +1 +1 回复

  • 电业局绝对觉得电费收0.56元,太少了,对不起垄断企业暴利俩字

    +1 +1 回复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