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光明日报》第二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治理泄题须盯住灰色培训机构》,这是关于洛阳5月14日市直以及县区事业单位大联考泄题的再一次发酵,洛阳再次在最高级别党报上做了一次全国的典型。
面对5.14泄题以来的舆论压力,洛阳人社局的反应可谓迅速,当天下午面对舆论的质疑,洛阳市人社局已然启动了司法程序,把5.14泄题一事推向了司法机关,一方面是对社会舆论的回击,另一方面是让司法机关对其责任的分担。于是便上演了如评论员说的,“相关部门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调查或不了了之,或对涉事人员和机构高举轻放”,先不说这样的调查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守和对考生的不公平,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这次招考失败后主要负责部门的危机处理能力。
变主动为被动。洛阳人社局作为此次社会公开招考的主办单位,出现如此严重的泄题事件,本应是首要事故责任人,本应主动回击舆论,公布真相,果断采取事后的补救措施,然而洛阳人事局把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后就进入了休眠,直到各大党报以及媒体报道后才被动回应。如果洛阳人社局从起初意识到自身的主体责任,那么必然会及时高效对事件的处理进度,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做出回应,不仅公众的舆论质疑会得到缓解,党报以及各大媒体也不会反复报道和评论,而当前出现的舆情危机,显然已经超出了洛阳人社局的控制范围。
因此希望洛阳人社局能主动担责,用高效果断的方式主动采取补救措施,开国内此类事件处理的先河,重新以更严格的程序启动考试程序,突破各种利益的藩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谋实事,担实责,打一场漂亮的的翻身仗。虽然损失的是看的见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得到更是看得见洛阳政府的公信力,洛阳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负面典型,走向正面典型,在此一举。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