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政府有没有考虑过外迁高中的老师的生存问题?中年教师,上有残疾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幼童需要抚养教育、接送孩子问题,延时服务解决不了一切,没有人可以依靠,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近些年安置家庭都围绕着原本的学校,如今外迁问题让人无可奈何、夜不能寐。 可以让教师奉献,但首先他是一个人,一个很普通的人。教师的职业要求班主任早6点多到班,语文英语老师要求7点到班,晚上部分老师要值班到11点左右,这不是偶尔为之,而...
近日在网上看到了洛阳市地铁二期项目最新规划说明,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又变为了东起南王站,北至国家牡丹园站。唉,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第一版。其实地铁规划图第一版三号线设置的挺好的!完全没有必要产生南至龙门石窟那一版,旅游客流肯定不如平常的居民生产生活出行客流。同时,建议地铁三号线不要再搞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直接一步到位,北边再延长一站,到蒋沟站,要考虑到洛阳市第一批外迁高中:洛阳第三高级中学的外迁(2023年...
我市第一批高中外迁今年9月份就可以入学了,家长们都比较关心,我想问两个问题,一是食堂,目前学校食堂釆取教育局统一外包的方式,但据我所知普遍存在饭菜质量差,价钱高,甚至还发生过食物中毒的事件,我想问新校区有哪些措施保证饭菜质量,不能为了赚钱不顾学生健康,难道非要等出了大事才有人重视吗?二是洗漱问题,老校区普遍存在洗澡点位少的情况,且多数是太阳能热水器,一到阴雨天和冬天就无法洗澡,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
多次看到网上报道吉庆学校(师院附中新校区)占地近200亩,规划规模3000学生,也即将9月投入使用,为之赞叹、高兴。而目前师院附中学生几百人,教师几十人,教学成绩也不显著。教育局是否考虑借外迁高中时机进行高中资源的整合。例如,师院附中与名校合并,用名校的师资等优势资源带动新校区的快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最近看新闻,为整合教育资源部分高中外迁!位于九都路珠江路口东的理工附中是否在今年的高中外迁行列?如果没有请列入今年的外迁行列!因为此高中地处繁华商圈合交通主干线,每次学校过星期天和过节放假造成交通大拥堵现象,问题突出!在者各类考试在此举行,更是堵上加堵!不能让教书育人的学校为此让人唾弃!
我市部分高中将于今年9月外迁,但距离城市区过远,是否考虑到想走读方式上下学的学生怎么办,是否有相应的方案来应对走读问题,例如校车接送上下学或其他方案,望教育局重视
现在市区里高中宿舍又小又挤,像洛一高就有标准4人间和6人间配置书桌方便学生学习和休息。请问教育局对于外迁高中宿舍环境安排是怎么样的,能不能达到标准高中6人间面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