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咨询] #谋划“十五五”,我们有话说#洛阳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文化引领:世界级文旅地标建设

    1.活化遗产:串联隋唐洛阳城、龙门石窟等遗址,打造 “中华文明探源地” 大遗址走廊,推进 “考古 + 科技 + 文旅” 沉浸式项目(如 “寻迹洛神赋”)。

    2.创新业态:升级 “汉服 + 剧本杀” 模式,构建 “地铁 + 文旅专线” 网络,打造 “博物馆奇妙夜”“隋唐市集” 夜间经济,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二、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风口突破:做强新能源(中州时代电池)、绿色石化(百万吨乙烯)、高端装备(龙门实验室),培育千亿级集群;推动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高技能人才超 20 万。

    2.传统转型:实施 “三化改造”(洛轴混改示范),设立产业基金,建设中原美谷、药谷,2025 年战新产业占比超 30%。

    三、枢纽赋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1.交通网络:推进机场三期、焦济洛平高铁,完善 “空铁公水” 联运(小浪底航运),拓展中欧班列,链接 “一带一路”。

    2.枢纽经济:打造 “站城一体” 综合体(高铁龙门站),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广 “赶集公交” 城乡物流,争创国家流通支点城市。

    四、区域协同:副中心辐射力提升

    1.跨域合作:联动郑州、西安共建新能源产业联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设立科创飞地。

    2.市域联动:“1+7” 都市圈(偃师 — 伊滨一体化),县域差异化发展(新安乡村振兴、栾川生态文旅),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五、生态优先:黄河战略践行

    1.生态保护:实施 “清水入黄河”,建设小浪底 — 西霞院走廊,创建绿色产业基地。

    2.低碳转型:伏牛山森林康养、“光伏 + 农业”(宜阳、洛宁百万千瓦基地),争创国家低碳城市。

    六、民生提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1.服务升级:新增基础教育学位 5 万个,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双一流” 高校(河科大)。

    2.人才战略:最高 500 万人才补贴,伊滨青年公寓 + 科技社区,年均吸引青年 5 万人。

    战略定位:文化立市(世界级文旅)、创新强市(四大千亿集群)、枢纽兴市(全国交通前 15)、生态美市(能耗降 15%)、民生安市(城镇化 70%)。

    结语:以 “四市” 战略(文化、创新、枢纽、生态)为核心,抢抓黄河流域、中部崛起机遇,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打造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引领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示范区、内陆开放枢纽先行区。

    网友907763 2025-03-18 评论2 浏览1453 编号 20250318163517436 [发改委]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发改委 2025-03-21 18:14:51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洛阳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言献策。在您的建言中,就我委工作情况交流如下:
(第一条)文化引领“活化遗产”方面:
积极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赢。谋划争取将我市博物馆群纳入大遗址保护走廊先行区建设,以打造“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为契机,统筹推进我市文化遗产考古发掘、保护展示、活化利用、产业发展,打造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发展优势。
(第二条)产业升级风口突破方面:
洛阳市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IT、新文旅、智能装备等“四新一装备”为重点,着力发展“风口”产业,加快推进中州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百万吨乙烯等项目建设,促进传统产业与风口关联、向风口转型,加快重塑产业格局,构建具有洛阳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 “三化改造”方面:
我们将持续做好“十五五”战新产业项目谋划。坚持把国家、省政策导向和投资动向作为项目谋划的方向和基本遵循,结合全市产业发展禀赋,科学谋划储备一批符合上级政策导向、契合全市发展需求、增加发展潜力、顺应群众期盼的高质量项目。
(第三条)交通网络方面:
焦济洛平高铁项目初步设计已获得国铁集团和河南省政府联合批复,即将进入开工建设新阶段,项目业主河南城际铁路公司正在协调推进招标相关工作。我们将在省、市专班的统一部署下,全力配合项目业主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用。
(第四条)市域联动方面:
十五五期间,我市将持续统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县域差异化发展之路,紧扣环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推动新安、伊川、宜阳等环都市区在产业布局、城市功能、交通组织等方面与都市核心区一体谋划,提升县城规划建设水平;推动南部生态发展区4县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做好产业布局,以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统筹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
(第五条)生态优先低碳转型方面:
我市目前在低碳发展方面已开展大量工作: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风、光、水、生物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804.6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规模的50.1%。组织相关县区、积极申报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获批48个,项目数量及总投资居全省前位。持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三大改造”全覆盖,建成省级以上智能车间104家、绿色工厂92家。持续完善绿色交通体系,城区公交、巡游出租车基本全部实现新能源化,新增网约车、配送货车新能源占比达100%。不断巩固生态碳汇能力,生态修复面积1.2万公顷,累计造林72万亩,森林覆盖率45.8%。2023年12月,我市入选国家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试点建设方案,强化减污降碳源头防控,开展能源、产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倡导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示范创建。
(第六条)民生提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方面:
高效运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中西部地区医疗服务高地。强化我市中心医院与西交大二附院、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持续提升管理能力,推动品牌、技术、管理“三大平移”,实现同质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您的建议,我委会在以后工作中给与参考,在此,感谢您对发改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网友交流] 最新 最热

  • 未来,没有年吞吐量三千万的机场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

    1+1 +1 回复

  • 怎么看怎么像deepseek写的

    1+1 +1 回复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