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洛阳的发展绝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发展。洛阳的高新技术发展不应是点状的,而应是局部面状铺开的。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需要的是高新技术发展所需各方面,都跟上其发展脚步,才能使“独木难支”变为一片高林,营造良好的高新技术发展生态。
记得曾经洛阳的目标是建设国际性都市,至少在文化上具有国际影响力。但二三十年过去,并没有达到此目标。但近日听闻教育部河南高等研究院落户洛阳,十分欣喜。作为洛阳游子,同时也是科研人员,特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提前布局新产业新业态
1.城市的发展需要前瞻性的规划。七年前,常州就已经将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纳入城市发展的未来规划,但我们没有。这才有了中航锂电全面搬迁至常州的悲剧性结果,我市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一定程度停滞。也正因如此,我市错失新能源电池发展的最佳红利期。是时国家对新能源企业有超乎想象的扶植力度,这在现在、在单一一座城市都是难以达到的。试问如果中航锂电仍然属于洛阳,或许目前所提的“中部电池产业高地”早就实现了。且当时中航锂电已经在洛阳扎根数十年。虽然近两年我市又引进了宁德时代来洛阳投资建厂,但建厂和研发终究是两码事。试问富士康和苹果公司是否一样呢?这两者能给所属城市带来的影响一样么?诚然代工厂能够作为初级工业带来税收,但诸如顶端设计一类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却不在洛阳。这种GDP的增长只能是大机械、高耗能堆出来的,而非智力成果的高效转化。一定要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
2.产业引进不能短视
新产业的引进一定要从长计议。这不是一家厂、一个店的问题,而是整体布局问题。再以中州时代/宁德时代为例,或许引进代工厂能够为洛阳带来十数年的较高税收,但终究和顶端研发不同,无法为洛阳持续吸引数十年的高科技人才来洛置业。其所面向的人群本身就有差异。同时难以吸引更为全面的配套产业持续落地洛阳,并由其带动我市消费增长。引进新产业时需要考虑长期对洛阳带来的影响,能够为洛阳提供持续发展动能。
3.问企业之所需,供企业之所求
企业是盈利机构,完善的工业门类、便捷的物流交通、丰富的上下游供应链产业链、利好的营商环境、广大的市场、适时的机遇、合理的人才政策、充足的新技术供应等等对于企业降本增效、对于地方发展缺一不可。建议洛阳成立产业战略研究室,以俯视视角布局产业,谋划发展。分别分类设立负责部门(如聘请低空经济领域专家负责低空经济招商引资部门),真正了解该门类需要什么?政府能够提供什么?公众能够从中获利什么?用小钱办大事,避免重复投资和无效引资,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现在的各行各业都是各领域综合发展的结果。如电池行业,上游需要不同矿藏的持续供货、金属精炼产业、电池包装等等,囊括电化学、固体物理、膜科学、力学等诸多领域;下游可以有新能源汽车厂、新能源农机具厂、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我相信这不是任何一个不在该领域的人能够顾及全面的。为企业配套引进上下游链条,才能带动城市整体发展。(就如“一五”计划时期重工业厂总会配套建立轻工业厂,如洛阳的海碧汽水厂、白马纱厂等)
二、注重数据产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定要认识到数据是新时期的“机床”。一方面能够创造产能,另一方面,如果不抢抓先机发展,随后则将受制于人。当时代的浪潮推到面前,不得不被迫转变时,所付出的代价将远比眼下投资数据产业多得多。
新时代AI或将带来新一轮产业变革。但无论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还是其他类型的人工智能体,所依赖的都是大规模的数据。目前我国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数据库。如人工智能体的训练语料库、如有限元法(FEM)仿真所需的模型和参考数据、如一些材料参数等等。日前中国科学院也提出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以有备无患。因此我认为洛阳可以依托现有工业产业优势(如稀土材料、耐火材料、玻璃材料、轴承等),与驻洛高校构建数据合作,在实验过程中积累有效数据,合理归类,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以此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从而创收。同时便捷的数据使用、方便的模型提供也能吸引新型工业企业来洛发展。小浪底-邙山一线有着天然冷却条件,对于安置大算力计算机、储存器相较于郑州等地有极大优势。洛阳应抢占先机,既然错失了新能源电池的首发优势,就不要再错过人工智能带来产业变革的机会了!时不我待!!!
三、低空经济领域
先前我提过有关洛阳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洛阳(乃至河南)缺少高校和研究所,因此从技术方面在低空经济领域超车几乎不可能。因此我提出最便捷的弯道超车方式即是联合驻洛央企国企,承办低空经济发展峰会/年会/论坛。目前在此方面全国尚无格外突出的会议。只要在洛阳形成具有长期影响力的论坛等,即可为洛阳长期吸引低空领域企业打下坚实基础。这对于目前财政情况也是更为划算的选择。但还是那句话,行业风口转瞬即逝,时不我待,留给洛阳转型的时间不多了!
四、着力城市提质,细化城市纹理
1.人工智能-大数据辅助治理。市政府应积极与deepseek等公司合作大模型,与百度、高德等公司合作用户使用数据,优化治理模式。若要弯道超车式发展必然不能亦步亦趋,应积极引进沿海开放城市治理经验,深度利用人工智能,减轻治理负担,提高治理效率。如大数据配置公共交通接驳方案,使乘客便捷换乘的同时提高公共交通载客率。如城市路网布置、公交线路布置等等。
2.进一步完善交通治理
治理城区三轮车,不仅仅要“堵”,更要“疏”。遇到问题不妨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如为何节假日洛阳城区的三轮载客现象会如此泛滥,为何有非法的名号却还有如此多的人选择乘坐,是否是公共交通运力不足?是否是“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是否是维修区域的保障交通不够完善?比如为何三轮车会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挤占机动车道,是否是非机动车道上的车位过多挤占了其空间?是否是“轻微违章不罚”的看似“宠客”行为造成了交通堵点?如此一来,便可找出问题关键所在。条件允许则立马完善,暂不允许可分步实施。如增多立体停车场数量,如易堵路段分时分段取消车位等等。
如何做到灵活治理,依靠大数据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同时也能提高洛阳整体交通水平,增进人民福祉。
3.不断消减空置住房
消减空置住房的能力也是城市发展的体现。土地财政时期,洛阳的经济发展由于一些问题导致跟不上房地产开发速度,导致举债过多。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为何有些城市在这一阶段乘上发展快车?是否有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也应以此为目标,倒逼城市发展,消解财政压力。
同时减缓城区扩张。未来人口增速将极大放缓,短期内洛阳也较难形成强有力的人才吸引能力。因此需将工作重心转移至优化人居环境上。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做到村村通公交,大力推进洛十万铁路、郑巩洛城际、郑登洛城际建设,基于现有路线开行洛宜、洛孟及周围城市区县的市域列车,便利交通,拉近距离,形成产业凝聚力。
4.推进县域公交车线路名称规范化。目前由洛阳交运集团运营的县域公交编号参差,可以借鉴外地经验,按终到区域编号(如可规定3XX号段为孟津区交通、4XX为偃师区交通、5XX为嵩县、6XX为汝阳、7XX为栾川、8XX为洛宁、9XX为宜阳、10XX为新安、11XX为市域公交等)一目了然,并为未来整合洛阳市公共交通网络打下基础。
5.规范服务行业
只有规范服务行业,才能实现长久盈利,而非“一锤子买卖”。例如对于洛阳老城中商铺的管理可借鉴忻州古城运营模式,商铺入股建立公司,共同开发,委托运营。对于其中的当地特色小吃等商铺,门前贴明所采购的原材料以及其每份的定量表。商铺与游客相互监督,由此保护洛阳传统技艺,维护品牌尊严,避免受流量冲击造成不翻汤一样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打造品牌,擦亮名片,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做大蛋糕,实现店家、游客、洛阳形象的三赢!
由此也可以改善当前“各扫门前雪”的情况。冲抵小微店铺经营风险,共同维护古城环境。并可由企业雇保洁公司进行清洁和管理,激发商家能动性,自主性,避免目前地面油黑粘滑,遍地污水的情况,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6.打造文化高地
这一点在先前的建议中已经提过,不再赘述。
第四点看似与科技无关,但却是增进人民福祉,吸引人才的关键方面。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只有乐业,才能促进洛阳的发展,推动城市更新和治理,实现更好的安居。如此循环,则洛阳可发展矣!
洛阳游子敬上
回复部门:发改委 2025-03-01 14:18:49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洛阳发展的关注和建言。
关于发展低空经济领域,您的建议为我们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我们将在工作中予以研究参考。
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方面,我委高度重视洛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正在根据我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开展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场景应用示范等研究,研究内容将纳入我市“十五五”规划。
关于数据产能方面,近年来,我市积极布局建设洛阳昇腾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算力基础设施,并积极对接中国移动等算力服务企业在洛布局建设算力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省内算力副中心和豫西区域算力增长极。
对您提出的其他涉及洛阳发展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
在此,对您的建议表示感谢,也对您对发改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