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出建议:对全县村级小学举办寄宿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备条件是否达标,举办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出于真正需要的目的,等等,进行全面的筛查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取消大部分的村级小学的寄宿制。
首先,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提出教育上的这个意见似乎感到自己不地道、不光彩、颇为羞耻,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是,看到不必要、又不具备条件的村级小学一点一滴地摧毁天真烂漫的孩子快乐的童年;听说嵩县财政又那么紧张,而这寄宿制又让嵩县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加重负担,挖嵩县财政的墙角,如果对于不必要、不具备条件的村级小学以一己私利举办寄宿制残害孩子、坑国家的行为,不提出这个建议又感觉是没有没有良心、缺乏正义感、没有担当的卑鄙表现,于是,思来想去还是就提出此意见。
自从国家对寄宿制学校实施学校经费有追加、教师工资有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以来,各地村级小学举办寄宿制如雨后春笋般极速增加。
但是,大多数村级小学并没有举办寄宿制的必要性、可行性,也不具备举办的条件,举办的动机和目也不光彩,很大成分是为了套取国家财政经费和工资补贴。
从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条件来说,村级小学生都是本村孩子,离家一步之遥,在家居住满行。
而在学校居住对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首先,村级小学学生少,缺乏充分的同伴交流;面积小,活动范围小,娱乐设施难以形成规模,无法让孩子释放天性。而教师为了省事只有一天到晚地逼迫孩子安安生生地坐在教室学习文化课,限制孩子活动。把孩子一天到晚地放在这种环境中,无异于放在监狱之中,是在摧残孩子,泯没孩子自由烂漫的天性,严重影响未成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一生造成诸如抑郁症等不利影响。
因此,一个一个的村级寄宿制村小学无异于一个一个的未成年孩子的“监狱”。
其次,村级小学举办寄宿制,阻断了家长与孩子的温情交流,不利于孩子性格的良性发展。“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童年如果缺乏家长的陪伴,孩子的成长是不全面的,不健康的。
再次,村级小学举办寄宿制让本该承担家庭教育的家长放弃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不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违背二十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第五、村级小学举办寄宿制加大了财政的不必要负担。全县村级小学点多面广,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合点并校,但是仍然有不小的数量,财政补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使大量的财政经费用在了不必要上,挥霍了财政,浪费了财政,使全县其它急需要财政扶持的重点民生项目难以保障。
第七、诸多村级小学举办寄宿制是一种教育腐败现象。村级小学寄宿制大多出于不良动力,不良目的,有的仅仅三两个寄宿的学生,但是全体教师也发着补贴补助,有着明显地钻国家空子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嫌疑,这是教育领域的种腐败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不能放任不管,必须予以预防和消除。
综上所述,我提出开头的建议!
回复部门:嵩县 2023-11-14 09:42:37
网友您好;
您反映的问题我办已反馈至教体局,现回复如下: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县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教学点学生数量急剧减少,2022年我县有10人以下教学点99个,11—50人教学点72个,51—100人教学点25个。这些教学点多数位于偏远农村,普遍存在交通不便、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
2022年以来,嵩县按照市委教育工作会议和江书记“四个超常规”工作要求,紧扣教育强县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坚持以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试点先行,扎实稳妥撤并教学点,截至目前,我县共撤并50人以下的教学点183个,其中10人以下112个,11-50人11-50人教学点71个,撤并教学点的329名教师、3851名学生安排到乡镇中心小学或就近的中心村小学。
一是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点分布原来有限的、分散到各个村小的财力、物力,都集中到一个学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保证了所有乡村学生拥有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和权力。
二是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得到了优化,极大地改变了过去教师队伍良秀不齐的状况,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较好地改变了分散办学时校与校之间师资上不平衡状况。分散办学时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有些学科不能开课,如英语、计算机,有的学校甚至连专职的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师都被迫改带语文、数学,集中办学后,这种现象能够立即得到改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促进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点学校数量多且分散,导致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很难到位,教研部门的业务指导也覆盖不了,而集中指导针对性不强,很难切中要害,效益太低;农村集中建设寄宿制学校后,学校的数量大为减少,统一的教育行政视导、业务指导覆盖率将大大增加,力度也会大大增强。
四是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对学生实施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精神风貌、自制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提升;在寄宿制学校开展的各种文艺、体育等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发现和个性发展,从而有效地缩小城乡学生在接受人文和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环境和条件上的明显差距。
五是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社会效益。这不仅仅是农村教育本身的事,更是牵动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大事。由于解决了农村家庭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间接可以解放一大批劳动力,让学生家长在家专心经营自己的产业或者外出打工。
如您有问题可拨打教体局电话66311262进行咨询。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