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洛阳“五一”期间旅游人数全国第一,而旅游人均消费却是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有三。首先,高端消费内容良秀不齐,滥竽充数者甚多,没有对相关行业、产业、业务等级档次和价格进行约束,导致行业内卷,乱打价格战!其次,外部引流宣传引导力度不足,文旅局宣传力度弱,形式内容不创新,宣传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导致入洛旅游人员80%为河南周边县市,消费能力及水平较低,优惠政策需放大至全国范围!最后,应协调统筹地摊经济,地摊文化不丢人,每个国家、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地摊经济,北上广苏杭云贵川,哪里没有地摊文化?五一期间洛阳的地摊经济为洛阳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如果真的要全面发展旅游经济,地摊文化不可丢,必须统筹部署安排全面发展,切不可只看西瓜忽略芝麻,建议联合城建城管部门,放宽放松对地摊经济的约束范围,统筹规划管理,不仅为洛阳无业百姓留出生路,也为洛阳经济做出贡献。诸如老城十字街,如果没有地摊经济,哪里博来的老城十字街的金碧辉煌?那些不都是走卒贩夫吗?桂林西街模式真的值得在洛阳推广,并且可以引入外国文化资源,放宽外国人在洛阳开店条件!
回复部门:城市管理局 2023-05-24 17:01:21
网友您好:
为繁荣城市经济,引导创业就业,提升消费信心、增强城市活力,按照民生优先、放管结合、规范有序的原则,2020年6月,洛阳市文明办联合市城市管理局下发了《关于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开始支持地摊经济发展。
《意见》明确,在不影响交通、食品卫生达标的前提下,允许早餐摊点占用道路经营(经营时段不超过上午九时),开放早餐摊点。截止目前,城市区共设置299个早餐摊点。
《意见》明确,经区级城市管理部门批准、报市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建立“夜八点”市场。2023年,总结经验后,结合管理实际,在城市区开放了涧西区广州路、郑州路、浅井南路、丽水路、张庄路;西工区小街;老城区十字街、周公路;瀍河区利民南街、蓝湾西路;洛龙区学子街、龙祥商业街、龙祥美食街、学府街、恒昌家园、关林路、牡丹路、杜预街、二郞庙街、长夏门街、龙康C区;伊滨区玉泉街、提驾庄街、伊河渡、三号小区、一号小区、李村大街;偃师区商都路、民主路、商都北路、花园东路;孟津区会盟西路、平乐西路、上店、金谷共35个“夜八点”市场,1609个摊位(详见《洛阳日报》2023年4月21日05版“洛阳综合”版块)。
2023年5月24日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