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是一座历史之桥、文化之桥、景观之桥。是全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在新时期我们回望古都历史,瞻视中华文化精神,鉴赏中国古桥梁营造之美,助力洛阳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基于此,天津桥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要突出历史感,文化感,和景观性。要突出中国古桥梁的建筑之美。在采用现代工艺施工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传统的工艺和理念相结合。并在视觉上和细节上去除对“古雅之美”的干扰。
据公布的天津桥复建方案,它不具有历史性、文化性、景观性和古雅之美的万众期待。洛阳现实中并不需要一座具有现代感的的桥,被称作天津桥,这样的理念毫无意义!有关部门要提高站位和历史责任感,从更高的视野来统筹谋划天津桥的复建!
在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规划方案以外,还有必要统筹规划天津桥周边的月陂景观,魏王堤景观,窈娘堤景观,斗亭景观。此种整合谋划,更有利于与天津桥、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朱樱塔在洛水两岸作景观上的呼应,真正的从文化上点亮洛河,点亮洛阳城。 因为从古到今,洛水才是洛阳城的真正东西向轴线。 这不管对于洛阳的历史文化展示还是对当代的洛阳城市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回复部门:文物局 2023-03-12 17:08:11
尊敬的 网友:
您好!感谢您对隋唐洛阳城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充分考虑您对天津桥建筑设计提出的宝贵建议,配合规划等相关部门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优化设计方案。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网友26213 2023-03-09 15:14:26 【浙江省】
隋唐洛阳城的核心在于天街“七天”建筑,天津桥更是隋唐洛阳城核心中的核心,从媒体报道的天津桥方案来看,这只是一座及其普通的桥梁,无法与历史上隋唐时期的天津桥相提并论,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最初,它是一座浮桥,由铁锁钩连大船而成,跨水长130步(一步为六尺,一尺合今0.296米)。这是我国关于铁链联结船只架成浮桥的首次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官府组织石工累方石为脚,改建成为石础桥。洛河流经天津桥地带,为了加以疏通,曾开渠分作三股,因而分设三桥,天津桥居中,北边是黄道桥,南边是皇津桥。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洛阳人队历史上的天津桥抱有极大的期望,所以在复建天津桥一定不要再让洛阳人失望,洛阳这几年搞得“绿帽明堂、带窗户丽景门、矬子天堂、开口笑的地铁标志等”,让洛阳人颜面扫尽。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