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建议] 强烈呼吁司马光文化资源保护方案尽快出台征求意见!

    强烈呼吁司马光文化资源保护方案尽快出台征求意见!

    今年2月15日,《“十八谈”映象版》第二期《建设中原经济区 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在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并机播出。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柳身接受了央视著名主持人张绍刚采访,受到高度评价,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个节目,我们看到洛阳市委市政府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这个千载难逢机遇的高度重视,也看到洛阳未来要努力打造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区 ,要做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的发展方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有一句话,说“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这句话对洛阳的发展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特约评论员、著名的经济学者龙永图先生也表示:“ 我是非常赞同把洛阳打造成一个一流的国际旅游文化城市。把文化、把旅游放在首位,我认为避免了一些同质化的竞争。使得洛阳能够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独树一帜,搞出自己的优势来。”

    今年5月7日,洛阳市2012年第一季度工作会暨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表彰大会通报,牡丹文化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同比增长21.3%,旅游总收入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23.5%,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关于文化方面,毛万春书记说,要坚持一手抓国际一流、一手抓洛阳特色,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上攻坚破难、务求实效。我们要按照“国际一流、洛阳特色”的原则,正在倾力打造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这“一城一节”,就是洛阳呈献给世界的亮丽名片。所谓“国际一流”,就是按照国际标准“求变、求新、求精”的要求,唱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三台大戏”。

    第一台大戏是“移花接木”。就是吸纳国内外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先进经验,总结“夜游龙门”受到中外游客广泛好评的做法,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来嫁接我们现有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使之更有吸引力、竞争力,实现凤凰涅盘。

    第二台大戏是“推陈出新”。就是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借鉴西安、成都等城市对历史文化街区“活化”的策划理念,不断为洛阳的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内涵。

    第三台大戏是“无中生有”。就是借鉴无锡灵山等地的开发经验,充分挖掘洛阳1500年帝都史中蕴藏的文化旅游资源,谋划、策划、规划一批文化旅游新项目。所谓“洛阳特色”,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尤其要在城建中通过对洛阳昨天、今天、明天的穿越,形成真正的洛阳特色、洛阳品牌。

    洛阳,这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已经在文化兴市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了!

    无中生有,是洛阳对无锡建造灵山大佛发展旅游资源的肯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何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洛阳真的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说伊水之东就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司马光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新法行,司马光因政见不同,出判西京(洛阳)御史台。熙宁六年(1073 ) ,购地二十亩,筑独乐园。独乐园中为读书堂,南有屋一区,园中央为沼,台北有沼,沼上有岛;沼北又有屋六楹;园中多植花木,有多条小渠,且筑有亭子,又筑见山台以南望万安山,以至太室山。司马光的《独乐园记》,对园内景物有精妙描写。司马光在独乐园呆了15年,主持编篡《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字如其人,他平实率真,怀文抱质,笃行体道,不眈世荣;他不惜羸弱之躯,为民听证,宵衣旰食;“陕洛人化其德,师其学,天下人皆以为真宰相”。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这部书史实祥凿,文字精辟,偶家评论,切中要害,治国大道尽在其中,正如宋神宗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正因如此,无论政界,思想界,史学界,文学界乃至军界无不推崇。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19年的写作历史,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攽、刘恕、范祖禹、和他的儿子司马康等参与协修和检阅文字。在独乐园中常驻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的洛阳名贤二程、邵雍、文彦博、吕蒙正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说到《资治通鉴》,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也知道毛泽东非常喜欢《资治通鉴》。毛泽东对该书一生曾通读一十七遍之多,称赞“这部书写得好”、“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要求领导干部要多看此书,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这个神奇厚重的文化之地,就是咱们洛阳的明日新城伊滨区诸葛镇司马村!可以说,司马村就是《资治通鉴》的诞生地。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一些人不知道《资治通鉴》,不知道《独乐园》,但是“司马光砸缸”却一定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名句让洛阳人为之自豪,他也出自司马光之手。司马光把他人生的黄金时光用在洛阳,和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外婆家在司马村,所以,我对司马村有着别样的感情。但是,关于司马光和司马村的渊源,小时候却从没有人告知过俺,故俺私下曾自作聪明胡乱把司马和司马懿、司马迁联系在一起。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很无知,很浅薄,很有点无地自容了。诸葛镇现有一宾馆,叫“独乐园”,想也是借了司马光的园名。

    今天,伊滨区正在开发,到处都在修路盖楼建工厂。如果司马村独乐园不能原址开发保护,难道真的要把司马温公的独乐园遗址和这段历史佳话埋没在钢筋水泥建筑之下吗?

    洛阳市委甚至提出要无中生有来发展旅游工业,而伊滨区现成的司马光文化资源,不好好利用,会成千古罪人的。旅游是无烟工业,做好了,可以为洛阳经济再添新的经济增长点!伊滨区应在开发中保护司马光文化资源,在伊水两岸与龙门石窟、白园、关林等近相呼应,成鼎立之势,加之正在修建的伊滨公园,与薰衣草庄园等连在一起,与伊河生态廊道形成旅游景区。洛阳的今天,我们不缺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缺的高质量国际化的历史人文景观。洛阳打的是文化名片,怎能把这样的优质文化名片轻言舍弃?!我们真的要端着金饭碗要饭吗?

    经过考证确认,司马光独乐园就在司马村,《独乐园》被列为历史名园。2007年司马村荣膺全国名园名村称号,并载入《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一书,《洛阳大典》中司马村也在名村典之中;同年司马村被列为洛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司马村里存着相当多的碑刻。而为纪念司马光而修建的洪恩寺香火正旺。司马村群众包括更多的伊滨百姓,对司马光独乐园,对历史悠久的司马街怀着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甚至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蓝图,虽然不够精美,不够大气,不够国际化,但是他们真挚而淳朴的感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很多有远见的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保护开发意见。我们认为恢复司马村和独乐园,弘扬的是洛阳的历史文化,彰显的是于洛阳相关的历史名人风范,增添的是洛阳帝都的光彩,提高的是洛阳的社会品味。

    恢复司马村和独乐园,就是走出一条特色产业道路,这个村就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游憩商业村(RBV),走进这个村可以领略古村落文化,商业文化,司马光文化,园林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的风情,若能在此建造司马光展览馆,洛阳史志馆,洛阳历代王朝馆,洛阳历代名人馆,将会让全世界人民注目洛阳;我们期望洛阳市司马光文化资源保护的方案尽快出台征求意见,若能如此,司马人民幸甚,伊滨人民幸甚,洛阳幸甚!

    司马温公今何在,独乐园里续新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网友:洛阳牡丹120

    2012年6月10日

    游客 2012-06-10 评论0 浏览8451 编号 20120610185315427 [文物局]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文物局 2013-02-26 17:11:11

这位网友你好!首先,你对文物保护工作给予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表示感谢。关于您所反映的问题,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司马光独乐园遗址于2007年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洛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依据文物保护法的属地管理原则,我局已责令伊滨区规划建设环保局加强其日常管理工作。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