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在洛阳信息港BBS看到网友菩提剑 转发的洛阳师院要整体搬迁了!!! ,惊悉政府和学校要联合投资20亿把师范学院整体搬迁到伊洛工业园区,三年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全新校园2850亩,加上备用的1000亩,与北大校园也只剩1000亩多点的差距。笔者先是振奋,看在全省排行第三名的河南科技大学固定资产才12.16亿,政府舍得拿出20亿元搬迁师范学院,不能说不是是个大手笔,我们无理由不为决策者为洛阳教育大投入而拍手称快。
但仔细一想,光有一流的校园还不行啊,还需要一流的软件,更需要一流的师资人才。可登陆有关网站反复查找只找到还要配置省内一流的软件,丝毫没有提及师资人才的事。前些年洛阳大兴土木,在新区已经建成多个漂亮的校园,有网友称一点也不逊色于世界一流的牛津和剑桥,笔者没有去过不能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逊色于中国一流的北大和清华,可我们除了一流的校园,还能拿出什么和清华和北大来比?
早在公元29年,汉光武皇帝刘秀在东汉开国不久,就在距皇宫8里地的首都洛阳城南开元门外开设太学,历经东汉、曹魏、西晋,止于北魏永熙3年(公元534年),前后持续505年,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曾达3万余人。洛阳太学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国立中央大学。曾培养出王充、马融、张衡、郑玄等名垂青史的人物,它对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洛阳太学还是世界古代教育史上唯一的国立中央大学, 堪称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朵亮丽的奇葩。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洛阳这样一个曾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化古都,目前人口已经接近660万,却没有一所自己的综合性大学,也没有一所能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河洛文化的有实际影响力的大学,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如果能重建恢复洛阳太学,其意义重大。
目前,我们洛阳经济不算发达,人民不算富裕,政府拿出20亿元办教育不可不谓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世纪,投资于人才无疑才是最英明的抉择,如果用来招贤纳士,譬如招1000人,人均年薪10万元,一年才需要1个亿,就够用20年,哪怕只拿一半用于师资就可有长达10年的打基础期。①其实洛阳本地自古就是人杰地灵和藏龙卧虎之地,先把本地民间有真才实学、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挖掘汇集起来;②再把这几十年流失海内外的河洛才俊吸引一批回家;③有余力再吸引一批外边的真专家来洛阳安家。我们有了一流的师资人才,何愁不能不能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专业引进,何愁不能建立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河洛文化为专业特色的新太学。恢复洛阳太学,继承几千年的河洛文化遗产,我们何愁建设不成一流的大学?何愁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何愁洛阳经济社会不会大发展?
当然,要成功恢复一个世界级著名太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能像圈地那样急功近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应该急于求成,我们完全可以科学规划两个9年计划。第一个9年,重组新的洛阳大学,以人才建设为本,关于校园和配套硬件设施,其实完全不必急于重新大规模新建,目前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院校就已经有3300多亩美丽校园,近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校舍,还有350万册的图书馆藏书可共享。考虑洛阳有儒释道三教祖庭,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的所在地,我们可以考虑建一个国家一流的图书馆——河图洛书馆。投资不需超过10亿(居世界第三位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投资才12.23亿)。9年之后,待我们有了自己培养的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更有条件和能力恢复重建,再用大约9年时间,完全可到2029年,洛阳太学建校2000周年时正式恢复这一世界级名校,那将会是何等的辉煌!
如果不是拆迁而是对世界宣布:洛阳斥资20亿恢复洛阳太学,10亿重金求师资人才,同时征集创意、建议和细化方案;10亿建一个中国一流的图书馆——河图洛书馆。世界将会是何等反响?
回复部门:发改委 2011-02-21 14:55:31
网友你好!
看过你的文章后,确实精神为之一振。我们深深地为你这种心怀故土、急盼发展的赤子情怀所感动!在洛阳建设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学是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全市各个部门、全市各阶层人士共同的责任。我们将把你的建议向市里相关部门和领导作一汇报。欢迎你对我市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