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建议] 洛一高新区教师住房问题亟待解决

    尊敬的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你们好!

    市里面一直在催促洛一高尽快搬入新校区,这实际不妥帖的做法。且不说新区校园目前仍是尘土飞扬,沟坎道道,土山坐坐,极不安全,也不必说院内没有道路,晴天尘土相伴,雨天涉黄汤生活,更不必说,光秃秃无树无草,夏天日光桑拿,冬天天然冰柜,会让广大的家长徒增对教育不满和怨气。这些都不算啥,困难是有不少,但都可以克服,只要咬紧牙关。

    洛一高迁址洛南,是洛阳教育史上的,大事、盛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德无量之举,体现了市领导的远见卓识。好事做好,做出成效,做出社会效益,带动和影响洛阳教育,成为洛阳教育发展的“拐点”,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最大的败笔是,新校开发没能和教师安居同步进行,因此就造成目前催搬迁时出现的危害和滞后教育发展的大漏洞。那就是忽略了搬入后的教学、生活等一系列直接与办学质量密切相关的大问题。古语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睿智而人性化做法应当是,在学校搬迁至少1年前,首先应安居教师的住房生活问题。教师是学校质量的核心与灵魂,他们居无定所,出无保障,生活艰辛,那还有心思钻研教学。比如,有早读的老师,将来在新区上班的话,早上最迟5点就得离家,若吃早饭的话,4点多就得起床。晚上早点睡,按11:30吧,一天睡眠几何?长期如此,恐怕是对教师身心的一种摧残。这还不说家庭、爱人、孩子的事情,专职为校也无暇顾及,如此怎能保证学校的大发展?请市里有关领导顾惜老师们的身心,酌情体恤!我始终觉得,在没有解决教师安居出行生活之前,先搬学校的做法是愚蠢而不明智的,纵观全国教育场地迁移及变更的诸多案例,无一例这样做的,洛阳若如此,真是开了先河。

    另外,前一段吆喝很紧,要老师们交钱买期房,钱也交了,却没音了,不知咋回事?房地产商打洛一高的广告为自己房产造势宣传,给老师们的房价却很不便宜,也体现不出市政府对老师关怀和对国家关于教师住房相关政策的实行情况,不能不让老师们失望!洛阳的教师本来工资收入就非常的低(据了解在全省倒数)。低收入,高房价,疾奔波,还不能显明得到市政府的关怀(不说关怀,起码国家政策执行了,老师就安心些儿),还要马儿跑的快,还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法,哪来的教育高质量,大发展?看看洛阳教育在全省的位次,与洛阳在全省老二的城市形象、产值收入极不相称,身为洛阳教师我们感到汗颜!希望市领导能重视起来,重振洛阳教育的雄风!谢谢!

    那么,重振洛阳教育,就从洛一高搬迁事件中,对教师的人文化关怀开始吧!少一些行政命令,多一些关怀指导;少一些厉言令色,多一些体贴关注。住没地方住,吃没地方吃,谁没地方睡,老师们如何安心?孩子家庭全抛舍,一心只为学校忙的虽不多,但代代都有,如果老师个个这样,恐怕领导也不能安心!

    当然,如果市里决定已定,无可变更,我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力争最好!

    最后,希望领导们从实际出发,妥善解决问题,让洛一高及全市的老师们感受到来自市领导的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和关怀!再次表示感谢!

    游客 2010-06-23 评论62 浏览14845 编号 20100623130659697 [教育局]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教育局 2010-06-25 18:00:36

您好,对您反映的问题答复如下: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先后投资新建了多所学校,包括洛一高新区校区。在新区学校教师住房问题上,市委、市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目前老师们团购的房子也已破土动工,虽然晚了些,但总算解决了后顾之忧。在新建住房不具备入住条件前,市教育局要求学校提前备好教工集体宿舍,确保开学时老师们能在新校区正常工作和生活。当然,万事开头难,大家有责任和义务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我们也乐意尽早看到百年名校洛阳一高在新的起点上焕发新的生机。谢谢您的关注。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