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当前位置:首页>报网调查
  • 报网调查

私家车主成了“编外的哥” 行踪隐蔽难监管

来源:洛阳网   2010-12-15 09:21:16
  洛阳网12月14日讯 有这么一些私家车,明明不是出租车,却干着出租车的营生。这些私家车主也摇身一变,成了“编外的哥”。
市民举报拉客乱象
  近日,市民时先生致电热线66778866反映,纱厂北路食品城隔壁的客运站门前,忽然多了些无证营运的私家车。
  时先生说,从上个月开始,客运站门口多了一辆银白色面包车。车主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他一见有旅客从客运站经过,就会上前询问,几句话后,旅客就坐上他的面包车离开。他几乎每天都来,就像上班一样。
  今日11时许,记者来到纱厂北路的长途客运站。在客运站门口,一辆银白色面包车与出租车并列停靠在路边,一名男子站在车前。见记者走近,这名男子快步过来问:“去哪儿?去不去孟津?”
  “不去!去南昌路多少钱?”记者问。
  “20。”这名男子利索地回答。
  “咋比打车还贵?”记者质疑。
  他边开车门边说:“也就比打车贵2块钱,我有出租车票,你要是报销,可以多给你几张。”
  见记者要走,他连忙问:“便宜2块钱,走不走?”
  一提到这辆面包车,附近的出租车司机都颇有微词。有的哥说,这辆面包车就停在出租车附近,一见有乘客出来,车主就主动上前抢生意。可这辆面包车没有营运证,是私车,没有计价器,车主利用部分乘客图便宜的心理,估算计价,并以此争夺客源。
记者体验坐“编外出租车”
  这种情况,在瀍河回族区的东明小区门口更为常见。
  13日10时15分,东明小区门前停着五六辆私家车。记者向一辆银白色夏利车车主问价,他迟疑了一下才回答。随后,他同意收10元钱送记者到老城青年宫。
  上车不久,车主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他姓王,就住在东明小区附近,之前也是开出租车的,那时每个月都要交纳上千元的各种费用。6年前,他买了一辆新夏利,开始在东明小区附近拉活儿。“收费一般比出租车低一点,顾客大都是熟人,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拉三四百块。”他说。到目的地后,他还给了我们发票,与一般出租车没有什么不同。
  居住在东明小区的付先生说,像王师傅这样,在东明小区拉活儿的私家车有四五辆,因为东明小区较为偏远,从此经过的公交车、出租车较少,这些私家车才有了市场。附近居民大都与车主很熟,才敢放心乘坐这些车。
管理部门监管“非法营运”难
  就此问题,市出租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尽快进行调查,对非法营运的私家车主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监管私家车非法营运也有困难,因为这些非法营运者较为隐蔽,他们长期盘踞于某个固定地点,与周围居民较为熟悉,往往只拉熟人,对生人较为警惕。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后,管理部门更为谨慎,大都不敢采用类似的调查手段。这就使得他们对“非法营运”难以界定。而且一些乘客也不配合。不过,目前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调查手段。
  这位负责人提醒,坐“编外出租车”虽然便宜,但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营运服务。由于缺乏监管,一旦出现纠纷或者事故,乘客的切身利益将难以保证。市民切勿贪图便宜或方便,乘坐这些“编外出租车”。(见习记者 王文斌 裴希婷)

  • 问题热榜
  • 其他人还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