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4月起,二维码支付将限额”的消息在朋友圈广泛传播。有市民质疑:“每天就让花500元吗?多了就不能扫码支付了吗?”有商家提出:“日入账超过500元就得配扫码枪吗?”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员,请他们针对一些容易被误解的问题进行解释。
误区一 日消费金额超500元,就不能用二维码付款
事实 500元限额仅针对静态二维码,动态二维码不受影响
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发布,即坊间流传的“二维码新规”,规定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员介绍,新规最主要的内容是,根据交易的风险防范能力对条码付款进行交易限额管理。我们平常购物时,在收银台上扫的商家张贴的二维码,属于静态二维码,这种二维码风险防范能力低。
因此,新规指出,使用静态条码支付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也就是说500元以上的消费就不能扫商家的二维码了,让商家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二维码则不受影响。
误区二 商家日入账500元以上,就必须配备扫码枪
事实 500元限额仅针对付款人,与商户收款总额无关
实际上,新规对条码支付的限额管理针对的是付款人,商户作为收款人,使用静态码收款没有限额要求。
举例来说,一串糖葫芦卖5块钱,500块钱能买100串糖葫芦,只要您买的糖葫芦数量在100串以下,正常扫静态二维码支付就不受影响,卖糖葫芦的商户生意也不受影响。因为500元的限额是针对消费者的,而非针对商户,哪怕该商户一天卖2000串糖葫芦,只要单个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消费者像之前一样扫静态二维码支付就可以。
因此,正常情况下消费者付款金额均在500元以下的商户,老板就无须额外配备扫码枪,也不需要专门腾出手去扫消费者手机的二维码;而商场等消费者单日付款可能超过500元的商户,则最好使用扫码枪扫消费者的付款码。
解读 限额主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对日常消费影响不大
业界对二维码支付的定位为“小而美”“水电煤”,市场统计数据显示,95%的条码支付业务为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消费100元左右,因此新规对人们的日常消费影响不大。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员介绍,新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了动态条码支付的风险等级与对应的交易限额,安全等级越高,限额也相应提高,出发点还是金融安全。
相关工作人员提醒,从安全角度考虑,扫码支付时应优先选择让别人扫你的手机。
对商家而言,新规也提出了防范静态条码风险的措施,如采用防伪纸张展示静态条码,应放置在商户收银员视线范围内,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静态条码被覆盖或替换,在静态条码介质显著位置明显展示收款方信息便于用户核对等。(洛阳晚报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聂青桥 裴栋梁)
相关链接
静态二维码和动态二维码的区别
平常咱们购物时,经常能看到收银台上张贴有二维码,消费者扫一扫就可以支付货款。这种二维码属于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风险防范能力低。之前,发生过商家张贴的二维码被不法分子偷换的案例。
动态二维码即微信、支付宝上会实时变动的付款码。从安全角度考虑,那种张贴在墙上的静态二维码的安全性远低于手机上生成的动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