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洛阳文旅(文物)部门同志,你们好。我是热爱洛阳的外地市民残兵。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这是未来洛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成为河南经济新的发动机和实现洛阳城市圈的核心竞争力。洛阳虽然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和博物馆,但是如果从数量看,洛博的文武数量远远落后于一些地方性博物馆,而且由于过去洛博文物上交给国家和省博物馆,导致国内保存最好的如偃师唐墓螺钿古镜不在洛阳反而在北...
如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同济院虽然名气大,可能更擅长现代桥梁设计、从展现出的信息来看,可能并不一定精通古代桥梁建造,其“唐韵新风”的理念并未完全领悟市委专题会关于天津桥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很难突破思想认知范畴。建议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精通古代桥梁设计的建筑设计单位开展设计比选,真正设计出“唐风古韵”的天津桥,展现盛唐气象。国内类似的案例可参考潮州广...
原因如下:1.博物馆闭馆时间有点早,太阳还好高,气温也很高,作为游客,下一站的打卡地多大都是洛邑古城,而此时天气炎热,也不利于游客户外古装打卡。2.博物馆闭馆时间延长可以和洛邑古城古装打卡,洛阳夜八点有效衔接,也可以让游客有更多时间欣赏博物,我看好多外地小朋友特别喜欢那个阶梯图书馆闭关了还不想走。3.博物馆闭馆时间国家有规定的,但作为旅游城市,应该做得更好,咱就多学习淄博,榕江,让游客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洛...
首先,天津桥随着隋唐洛阳城名气的增加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仅面临着没有可参考的困难,也有来自水利方面的困扰,更有全市人民和众多关心的热心群众的关注,所以天津桥的建设问题也不仅仅只是一两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首先,天津桥能按照完全古香古色的方式建设成三段四阙楼的形式将会是最理想方案,桥身微微拱起即可,我的建议是,可否参考橘子洲头的模式,在河中心利用现代技术构造两个人工岛,(我们知道其实现在洛河河中就有人工小...
去洛阳市博物馆参观,发现在一楼宋代的展厅里,好几件物品的所属年代时间上写成了北宋(960---1279 年),960 年--1127 年为北宋存的时间。在希望工作人员做下更改,不能误导前来参观的人们。
同济搞的什么平桥设计真的差的很,拿什么水患当借口,古时候洛河的水量比现在还大,可以通航,唐宋那个时候的技术,在那么大的流量下都能修成拱桥,现在修不成?这不是搞笑嘛。同济就是懒,还找借口。 所以其实我建议贵局可以问问别的设计院的意见,多方咨询。 桥梁造型方面,建议咨询一下东南大学建院和天津大学建院,前者侧重以古建筑内核作现代化诠释,后者发力古建筑原有构造的重现,这两个院很不错。 水利水文方面,建议咨询...
洛阳历史上的天津桥经历过三个阶段:一是浮桥阶段,即以木船连以铁链,桥首有船闸,以通舟楫。这个阶段主要是隋朝时期。 二是平桥石砌阶段,即以巨石砌筑龟背形桥基,上砌长条形石柱,桥面有具有大挑檐唐代四角亭的平面石桥时期(此阶段主要包括唐及武周时期) 三是拱桥阶段,此桥参考赵县赵州桥建设。(这个阶段始于宋徽宗时期) 根据现在已经恢复的紫微宫的形制,比如天堂明堂,及应天门的称谓(此门现用的称呼并不是隋代的这则...
端午假期期间首次参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发现一个展板,我认为是错误的。请查证是否有误,若有误请更正。展板中朝鲜半岛的政权不应该“高丽”,应该是“高句丽”,且还有“百济、新罗”。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隋炀帝修运河一个重大作用就是帅兵攻打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