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针对停车资源紧张、车位配比严重失衡的老旧小区周边,每天20:00至次日7:30人性化治理违停,对不妨碍交通通行、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停行为,以警告教育为主,不予处罚。
老旧小区周边停车难,同时其周边道路也一般不怎么宽,所以实际很多停车都对道路通行和安全有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究竟多大时才会处罚却不明确,造成很多人被罚后就喊冤。
另外也有些人,不影响通行的位置没了就停到有影响的位置,造成道路拥堵后,最后先停的不影响通行的和后停的影响交通的一起被罚,也会造成矛盾。
因此建议规则能够更加细化,更规范,尽量减少模糊的空间。
① 在老旧小区周边划定夜间临时车位,在保证通行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画车位。而对于车位外的停车严查。划定车位可以让人们知道该停到哪里才不会被罚。
② 在一些狭窄的路段可以采用限时的单行加画限时车位的方法。很多老旧小区周边道路很窄,甚至有的道路只能容纳两个车并排,这种道路停一排车时,一旦会车,就会造成道路堵死。比如高新区的碧桃路和海棠路。
2. 城市区内机动车违停,在信息采集员下达违停告知单后,驾驶人15分钟内到达违停地点,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且违停没有造成危害性后果的,经审核确认后可免予处罚。
这条其实在操作时有很多问题。比如附近店主,看见城管贴单就出来说开走,虽然似乎是解读中的打游击行为,不符合要求,但实际很难分辨。
另外,解读中第一条,车辆驶离情况不适用,驶离本身是一个纠错过程,主动纠错更应该原谅,反倒不能适用柔性化执法,并不合适。
建议借鉴之前交警系统违停举报的方法。间隔十分钟拍摄两组照片(时间也可以是1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这样就完全可以覆盖绝大部分的15分钟柔性化执法中符合条件的情况,而且争议应该会更小。
回复部门:城市管理局 2021-08-25 15:51:14
网友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您反映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反映的老旧周边停车难问题,我部门一直在结合多个相关部门优化停车泊位设置。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市老旧小区周边的停车泊位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确实影响交通安全的,一律进行撤除;并结合道路实际情况,科学施划停车泊位,最大限度挖掘停车资源。同时,配合各区政府和街道,指导社区和物业公司规范小区进出口的车辆停放管理,及时清理占用消防通道、小区出入口等停车行为。二是关于“15分钟柔性执法”,“柔性执法”依然遵循“临停的地点、方式、时间、即刻驶离,即刻纠正错误的基础上“柔性”。强调执法依旧是不变的基准面.违停治理是相对机动性与时差性很强的工作,现实中存在“违停时差以及车来车往的机动性”。因此,不能单一的靠“掐时间、等待式执法”来把控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来判断。符合以往工作中稳步推进,逐步完善的工作指导方针:“严治理、强态势、树法治、缓矛盾、解难题、多阶段开展违停治理工作”。三是在下步工作中加强社会宣传引导。依托省、市主流媒体并印发《洛阳市城市违停执法宣传手册》及内部宣传载体,加强社会面宣传引导工作,积极营造“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的浓厚氛围。增强群众文明交通和依法停车意识。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与关注,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城市停车管理工作!
2021年8月25日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