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后、80后的童年,课间10分钟是美好的记忆,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怎么疯怎么来。然而今天,大部分中小学的课间十分钟已变味,没有自由活动,只有严加看管。有不少学校甚至规定,课间时段,学生除了出去上厕所之外,不得出下楼甚至出教室玩耍。究其原因,无非是安全二字。
把学生们“圈养”起来,虽然解决了眼皮子底下的安全,但着眼长远,却是得不偿失,会让孩子们丧失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失,正是当下学生安全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新近一项研究还显示,多运动才能让孩子更安全,而过度保护,导致缺少运动;缺少运动,导致容易受伤;容易受伤,导致家长更加焦虑;家长焦虑,就会忍不住对孩子施加更多所谓的保护,再加上学业压力,孩子能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不息。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国的近邻日本。日本的孩子在冬天都经常只穿短裤出门。虽然我个人也不建议效仿,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日本人对下一代意志品格塑造的极端重视。
目前我市中小学的课间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基本一致,“圈养”成了学校和老师们的默契选择。更有甚者,少数班主任还在班里划分若干小组安排小组长采取“人盯人”的方法把孩子们看住。有些学校不仅仅是课间无法保证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甚至体育课也因少数女老师惧怕晒黑等原因直接取消上成室内课。严峻的现状与习主席历次对青少年工作的指示精神背道而驰!
在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考虑:
一、明确校园意外伤害责任划分,大力提倡鼓励为学生购买相应保险,针对校园以外伤害在全社会营造理性科学宽松的舆论氛围。只有真正为学校“松绑”,为老师减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捆在孩子们身上的枷锁,还孩子们自由的课间。
二、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课间管理规范,鼓励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积极参与户外阳光活动,并不定期对各学校课间进行督查检查,对发现课间采取极端消极管理的学校采取约谈、问责等处罚措施。必要时考虑聘请志愿者监督员深入学校检查督查。
三、加强对广大家长朋友的宣传推介,避免因个别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学校的过度保守。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建议,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使我市的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使我市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不足之处请尽管补充修改,谢谢!
回复部门:教育局 2020-12-25 17:52:51
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洛阳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关于您反映的问题,回复如下:
2011年7月教育部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11〕2号)和2011年10月洛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实施意见》(洛教体艺卫〔2011〕297号)文件要求,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媒体和家长的监督。
洛阳市教育局
2020年12月25日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