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定期关注洛阳的空气质量有半年左右,各种的天气都有。总体感觉机动车对洛阳的主要污染物贡献没有那么大,举个例子,晚上的空气质量指数经常会比白天还高,但是晚上的车已经很少。个人认为污染贡献最大、最稳定的是几个电厂,其他的机动车,扬尘,工业排放,焚烧,油烟等都受时间的影响。
从地图上看各地的指数,最近几天的重污染也说明工业停工,并没有有效缓解污染物累积。说明我们的措施不灵活,效率不高。
针对目前的现状,建议限行改变一下思路,做一些创新。
一,针对不同天气,建立预警,制定不同减排措施,做到各行各业全员参与。如天气易扩散,允许排放,不限行;天气不好,各市民共同参与,提供免费公共交通,调整企业工作时间,加大限行力度,少开车。
二,针对不同时间,制定不同应对措施。夏季天气晴朗,可以控制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行业,减少臭氧超标等等。
一句话,不建议全年一个标准,一刀切。
回复部门:公安局 2019-12-24 10:08:27
尊敬的网友:
您好!关于2020年机动车限行方案的征集意见已在洛阳交警官方微信公众号“洛阳交警微发布”上发布,我们会收集意见,统一整理上报。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