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咨询] 洛阳明福王府的规模有多大?府内的布局有什么?

    近日看到山西大同正在复建的明代王府的照片,所以问下咱洛阳明福王府的规模有多大?遗址的范围具体在市区的什么位置?府内的主要建筑都有什么?有没有留下一些建筑的遗存呢?

    我懂我就够了_ 2014-09-11 评论3 浏览20508 编号 20140911201228385 [文物局]已回复 发帖人评价 : 满意

回复部门:文物局 2014-09-12 09:39:07

网友您好:洛阳明福王府现位于洛阳青年宫广场,现已成为广大市民的活动场所。具体情况根据史料记载,朱常洵,是明神宗帝朱翊均第三子,是神宗宠妃郑贵妃于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所生。十五岁被封为福王,藩属洛阳。
为营建洛阳府邸,神宗御批银三十八万两,并给福王十倍俸禄。福王府按皇宫建筑模式,大造宫室和楼台亭阁,小桥碧湖,并赐亿万计资财异宝,供其玩赏游乐,还赐良田四万倾,有河南、山东、湖北、广东田地。福王仍不满意,又奏皇上要已故大学士张居正之房财;田地。福王大婚用费三十万两,轰动京城。由此可见朱常洵深得父皇喜爱。
据祖上记述,洛阳福王府建设其规模,东至原县前街,西至十字街北,南至察院街,北至莲花寺,四周丈高围墙,建有内宫、外宫,并修四座府门楼。南有正华门、西有西华门、东有东华门。北修望京门。其正大门在察院街[今东大街]。大门正对府文庙后大门,与府文庙同一中轴线,都是南低北高,阶梯而上。大门筑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建筑,府门外一对大石狮。大门正南建丈余二龙戏珠大型照壁墙。
外宫有仪门、圣谕牌坊、中正殿、皇恩殿及近百间厢廊房,东为驻守和马房、仓库及马王庙。东华门与西华门之间修宫内大道,以区分内外宫室。外宫后门前建有一丈余高,三丈余宽照壁墙,朝南二龙戏珠,面北上书“皇恩浩荡”。
内宫筑大门三间、外设一对石狮,门前一座大照壁墙,朝北上书皇帝万寿,朝南是二龙戏珠。内宫里、左右私宅、中间有客堂、书房、后筑文昌楼,东为练武场、土地庙。西为花园,园内筑人工湖,引莲花寺泉水入湖,湖岸筑亭台楼榭,假山奇石。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朱常询28岁时,福王才将全家迁移洛阳府居住。福王在洛阳府居住三十多年间,持仗皇亲,霸占良田,专横跋扈,搜刮民财,奸淫烧杀,无恶不作,而民不聊生,天灾人祸,民苦不可言。洛阳民间当时盛传,“皇帝耗天下以肥王,而洛阳福王富于皇上”之说。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初,李自成攻打洛阳,福王急上报朝廷支援,又出重金收买壮士反抗,后因明军哗变,李自成方才入城。二十日深夜,福王见援军无望,大势所去,便和其子朱由崧,在延福宫道士帮助下,换便衣从延福宫后东北城墙下水道逃出城。因福王太肥胖行动不便,就让其子先行逃命,自己躲到迎恩寺大雄宝殿密室中,而福王府守军不敌李自成军,全部战死。李自成军放火焚福王府外宫。因内宫人已逃光。无人反抗,而保内宫。二十一日下午,因僧人告密,福王在迎恩寺被抓获。二十二日中午,同三百多官吏和大地主,被李自成农民军砍头于周公庙李自成大营外。
崇祯皇帝闻讯大怒,下旨将河南总兵王绍禹立即处死。河南巡抚李风仙下狱治罪,负责追剿李自成的兵部尚书、总指挥杨嗣昌获罪自杀。福王葬于孟津麻屯槐树村南约500米百处。
李自成攻占洛阳后,烧焚河南府、察院、福王府外宫及府四周门楼及洛阳城四座城门楼、月楼,并炸毁文峰古塔。城中军民死亡无数。内宫庆兴保留,李自成在此休养近一个月,曾为李自成义军的河南府衙门。
清占领洛阳后,对福王府内宫进行修建,改为清河南府衙署。至民国,被民国洛阳政府占为府地,其间河南省政府二度在此办公。民国二十年(1931年
),抗日战争时,福王府内宫,曾为国民政府驻地。1940年2月被日寇飞机炸毁。而今,福王府内宫外两只伤痕累累的大石狮和照壁墙还守在此地。而外宫大门的石狮,今发现一只、被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


后记二:         
  据《两京城坊考》、《河南府志》等资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朱翊均封其子朱常洵为福王,并开始在洛阳建造福王府,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福王就藩洛阳。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率兵攻占洛阳,焚烧了明福王府,明福王府从此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据考证,福王府遗址在中州路北侧,至今仍保留着的一对明代石狮守卫着王府大门。进入宏伟的大门,是一条连接大殿约15米至20米宽的中心大道,其两侧为排水设施,在殿堂周围是配殿,其规模和豪华程度在当时王府中首屈一指。福王朱常洵被封洛阳后,“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二十八万顷”,“日闭阁饮醇酒,所好唯妇女倡乐”。公元一[过滤词]一年,李自成攻陷洛阳,活捉朱常洵并将其处死,福王府也被一把火焚毁。清代在福王府遗址上建成了热闹的衙门。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一度将这一带当做“行都”。解放后,这里先后建成了青年宫、人民会堂等。近日从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专家在对本市青年宫地面上一对汉白玉石狮处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一明代遗址,据考证,此处为明代福王府所在。  
  挖掘发现,正对两只汉白玉石狮的是一条长约一百二十米、宽二十多米的南北向大道,平夯而成。紧挨大道西侧的是一条暗渠,顶部为长方形的青石板封盖。大道的北侧尽头是一大型夯土台基,并发现大型柱础石,应为正殿。其他还有厢房、汉白玉板石、绿釉建筑构件及大面积的建筑遗迹。专家说,从出土的文物规格和建筑的规模看,此处为明代福王府所在地
  两个新发现的明代巨型石质花盆被用吊车从老城运到洛阳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安家落户”。这两个花盆每个重达1吨左右,其体量之大,洛阳首见,全国罕见。考古工作者推测其为明代福王府所用器物.上月中旬,老城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在东大街15号院进行旧房拆迁时,从后院一个废弃的垃圾坑中挖出两个盆状巨型石质器物。两器物呈正方斗形,“个头”一般大,口边长1.2米,高约60厘米,每个重约1吨。当时,就有人愿出1万元购买这两个花盆。房管局工作人员不为所动,迅速报告了市文物局,市文物局急忙派洛阳博物馆人员到现场查看。文物工作者根据两个石质器物底部的排水孔,确定其应为古代的花盆。花盆的底座处有卷草纹,四角有如意形刻花,因这些花草纹饰均为我国元、明时期器物上的典型纹饰,故推断这两个花盆应为元、明时期的花盆。考虑到如此巨大的花盆非寻常人家所用,而且这两个花盆的出土地又对应明代福王府,距福王府旧址不远,故推测这两个花盆极有可能是明代福王府所用的器物。史料记载,明代福王骄奢淫逸,其府内器物多仿北京故宫器物形制,多用汉白玉石质器物。所以,考古工作者推测这两个花盆不是福王府内部所用器物,而是王府外围所用。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网友交流] 最新 最热

  • 百姓呼声市文物局回复最让人满意!

    1+1 +1 回复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