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2025年9月27日反馈3路公交未按公示到站、疑似擅自改道的问题,贵局以“第三方查车平台技术故障”为由回应,称车辆实际按计划运行。但该回复不仅未解决核心问题,反而让后续出行陷入更大困境——投诉后“掌上公交”直接无法查询3路公交信息,这种“越投诉越不便”的结果,完全背离了公共交通“惠民”的基本属性。
投诉后查车功能直接失效,难免让人质疑这是“掩盖问题”而非“解决问题”。贵局声称已与“掌上公交”协调同步数据,最终结果却是市民彻底失去查询渠道——此前至少能看到车辆动态,如今连“故障数据”都无,这究竟是技术协调失败,还是刻意切断市民监督公交运营的途径?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将公共服务的“知情权”从市民手中剥夺,让公交运营彻底陷入“暗箱操作”。
再者,3路公交作为连接洛宁与赵村的民生线路,承载着上班族通勤、学生求学、老人出行的刚需。贵局既未解决9月27日的“漏站”问题,也未修复查车功能,导致市民只能“盲等”公交,不仅浪费时间成本,更让公共交通的“可靠性”荡然无存。若贵局始终以“技术问题”搪塞,不拿出切实整改措施,何谈“保障民生出行”?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而非某些部门敷衍塞责的“挡箭牌”!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