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咨询] 文物保护标志碑的设立

    作为书法和历史爱好者,热衷于搜寻手写体的文保碑。早年文保碑几乎均为手写体,承载着遗址的特点和历史,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本身具有艺术性的文保碑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如陕西省所保留的第一批省保碑,字形隽逸秀雅,符合各自文保单位特点(如秦陵就用的秦篆)。又如福建省文保碑均采用福建三明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具有地区特色。反观发现近年我市所设立的文保碑无一例外全部为电脑字体,十分不解。文保碑是一座城市的脸面,怎就如此敷衍?

    特咨询我市早期所设立的各级手写文物保护标志碑尚在何处(如白马寺、汉魏故城遗址的1961年文保碑,隋唐洛阳城遗址、二里头遗址等),以供临摹。类型诸如龙门石窟东山石窟入口南侧1961年“洛阳革命委员会”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碑,水泉石窟国保碑后立的省保碑,土门遗址省保碑。

    另建议我市设立具有特色的文保碑。

    根据GB/T 22527-2008,并未要求保护单位(及其子项)名称一定要用呆板的电脑字体。如邙山陵墓群中,北魏墓葬采用魏碑集字(或单独书写),贾谊墓等采用汉隶,千唐志斋采用启功先生所书,白马寺用白马寺山门匾额即可,涧西苏式建筑群采用1950年设计的姚体,是时全国范围标语等都采用姚体,便于识别且有时代特色,隋唐洛阳城、颜真卿墓等采用唐碑集字等。且近年来国内屡有不严格按照国标设立的新文保碑,如巩义唐三彩窑址,并非2005年原立碑,但采用了国标所提隶书、魏碑、楷书之外的字体。如此其实可选的字体更多。

    附上GB/T 22527-2008所示要求。希望今人所立文保碑成为后人的艺术品,与文保单位本身融为一体,毫不割裂,如数十年前一般。

    网友1491427 2025-04-08 评论0 浏览510 编号 20250408204728956 [文物局]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文物局 2025-04-10 08:47:12

尊敬的网友:
                           您好!感谢您对洛阳文博事业的支持与关注!您提出的设立具有特色的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的宝贵建议,我们已认真研读。后续工作中,我局将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论证设立具有特色的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文物保护要求、地域文化特色展示及公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酌情推进相关工作。再次感谢您的热心参与和建设性意见!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