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公园,路边柳絮满天飞,环境脏乱差,还好意思说要打造旅游城市,还邀请全国的朋友来旅游?就不会治理治理吗,真糟心。
回复部门:城市管理局 2025-04-07 11:58:31
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绿化工作以及城市建设的关心与支持!关于您反映的“洛阳柳絮”的问题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杨柳树作为北方常见树种,具有悠久的栽植历史,其速生特性显著,单株成年杨树年固碳量可达68-82公斤,是多数慢生树种的3-5倍,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吸附PM2.5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成年杨柳树的雌株在春季会产生大量飞絮,这是其种子传播的自然生理现象。飞絮多集中于晴朗干燥天气的10点至16点时段,因表面易吸附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过敏人群的皮肤瘙痒、鼻炎等症状。
近年来,我市已停止将杨柳树作为行道树新植。现存市区绿化带内的杨柳树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为切实解决飞絮问题,我们对所管辖的区域采取了以下综合措施:1. 逐步替换老旧树种:结合安全隐患排查,对根部腐朽、树干中空的杨柳树进行伐除,同步推进树种更新;2. 优化绿化结构:新增枫杨、七叶树、白皮松、银杏等多样化树种,新建口袋公园、主题游园等项目,并应用花境、立体绿化等模式,提升景观效果与飞絮吸附能力;3. 源头治理:每年4-5月对杨柳树进行高压冲洗,减少飘絮源;4. 科学防控:优先选用无飞絮树种,避免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
2025年2月中下旬,我单位已对市管道路及公园区域的杨柳树完成摸排,并于3月中下旬对约2万株雌株完成首批抑制剂注射,抑制效率达70%以上。计划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展第二轮注射,以控制2026年春季飞絮量。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以上几种措施综合实施下,目前由我们管理的市管道路杨柳这些树种已呈逐年减少趋势,飘絮树木总量也得到了明显下降,城市绿化树种布局更趋科学、合理,新旧树木更替正在有序快步推进中。 通过上述措施,市管道路的杨柳树总量已呈下降趋势,飞絮问题得到显著缓解,城市绿化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但需说明的是,县区绿化管理不属我单位职责范围,且单株杨柳雌株的飞絮影响范围可达3公里,目前治理范围仍以市管区域为主。此外,全面砍伐杨树亦不可行,原因包括:生态保护需求:健康杨柳树对改善空气质量、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规约束:根据《城市绿化条例》,需严格保护现有绿化成果,禁止无依据大规模伐移树木;成本与可行性:全面替换需投入巨额资金,且新树种需数十年方能形成同等生态效益。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全域防治,共同缓解“春日飞雪”现象。再次感谢您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025年4月7日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