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建议] 汉魏洛阳城博物馆造纸术展板建议

    无论将蔡伦视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还是改革者,蔡伦工艺的造纸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亚、欧洲,推动全球知识革命(如欧洲文艺复兴依赖廉价纸张) ,是学界共识。

    李忠正,木材化学和制浆造纸工程专家,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蔡伦发明的制浆造纸工艺原理“沿用至今”,现代造纸工业无论技术如何革新,其“基本工艺流程”仍与蔡伦的设计一致。 蔡伦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纸的世界,为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文献的权威印证,东汉至唐代的连续记载:

    《东观汉纪》《后汉书》明确记载蔡伦造纸术; 魏晋至唐代文献(如《文心雕龙》《水经注》《齐民要术》《蒙求》)反复肯定其贡献,称其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 历代文献对蔡伦造纸术的印证

    《文心雕龙》:以“织辞鱼网之上”指蔡伦使用“破布、麻头、烂鱼网”为原料造纸。

    《玉台新咏》:收录诗句“杂彩何足奇,惟红偏作可”,反映东汉后纸张工艺的进步(染色纸)。

    《齐民要术》:称蔡伦造纸为“立意造纸,益国利民,不朽之术”,赋予其农业与民生价值。

    唐代《初学记》:誉其为“蔡伦遗业”,强调造纸术对唐代民生的深远影响。

    唐代《蒙求》:将“蔡伦造纸”与“蒙恬制笔”并列,作为文化符号写入儿童启蒙教材,影响后世千年。

    复旦大学教授陈淳认为:地方考古工作者仅凭现场直觉和经验判定出土材料为“纸”,但未经过造纸专家的技术鉴定。 部分主张“西汉有纸”的学者并非造纸领域专家,未经专业检验便改变造纸术起源的结论,存在学术不严谨性。

    大部分造纸专家认为蔡伦工艺的造纸术(东汉时期)是真正成熟的技术,以潘吉星及部分地方考古工作者为代表,主张西汉已存在原始纸张,但缺乏造纸领域权威的技术佐证。

    总之,无论将蔡伦视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还是改革者,学界共识,东汉蔡伦工艺造纸术,为造纸术全球传播的源头。这一结论在央视纪录片、教育部相关论述及跨国学术研究中均得到明确印证

    CRESPO 2025-03-31 评论0 浏览842 编号 20250331105314434 [文物局]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文物局 2025-04-01 12:00:45

尊敬的网友
              您好,您建议的问题我们已转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办理,办理后将第一时间向您反馈结果。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监督与支持!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