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教育局能够积极考察我的呼声,非常感谢!
由此回复,烦请学校和老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希望今后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在校内由老师专业的指导完成,学生们可以在家搜集相关的资料,在学校内学生们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提取相关有用的资料,这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团结合作,得到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也能得到老师们在教研指导下落实政策的结果。
学校在组织管理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孩子们分成的小组凑不到一起,都需要用电子产品视频讨论,时间也凑不齐,导致好多孩子缺席无法参加甚至不参加,并且孩子有正当理由看手机和电脑了,这样在学校完成,实践活动的意义更好!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学校能够统一调配师资力量,让不同学科的教师给予专业的指导,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和问题,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在各科老师们的专业指导和带领下,孩子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把以前在家自己完成的任务,变成全班集体讨论合作完成,这样相信过程和结果都是最好的!这才是实践合作!!!
回复部门:西工区 2025-03-21 11:13:07
尊敬的网友:
您好!您反映的情况我局已收悉。我们非常重视您反映的诉求。当前跨学科实践课程强调“真实问题解决”与“社会化学习”,其设计初衷是打破课堂边界,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如调研、实验、合作)。若完全限定在校内完成,可能弱化学生自主探究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部分实践任务需通过户外考察、社区访谈或家庭实验深化认知,这是单纯校内活动难以替代的。 目前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不少于10%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规定,并明确要求学校统筹规划课内外资源。例如: 校内环节,教师通过课堂集中指导,明确实践目标、方法论及安全要求; 校外环节,学生按小组分工完成资料搜集、实地调研等任务,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如班级群、协作工具)动态跟踪进展; 家校协同,学校将借助讨论课指导学生明确电子设备使用规则与任务边界,避免学生滥用电子产品,请家长做好监督指导。同时,学校为第一时间帮助家长排忧解难,特开设“唐宫家校通”反映通道,您可通过该渠道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形成家校合力。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西工区教育局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