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汉魏故城博物馆如期开始试营业。展馆整体恢宏大气,但从流出的视频看,陈展方面并不完美,布展思路有些陈旧,与当下博物馆普遍的思路不相吻合。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加体验项目
东汉时期城市繁荣,文化昌盛。在这一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可以增加体验项目,引入造纸非遗技艺,体验造纸过程。
魏碑是重要的艺术瑰宝。可以在博物馆内设置拓碑体验区,传承和宣传拓碑技艺,提高博物馆与观众游客的连接水平,拉进距离,“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考究汉代服饰的特点,让游客体验真正的汉代服饰。只有守正才能创新,只有认真对待、研究古代服饰,才能使汉服发展更好。我认为这是洛阳打造汉服之都的重要契机。掌握了汉服制度,才能掌握汉服发展的话语权。
二、体现城市特色
2023年,伊滨方特项目开工前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了数百座汉墓。当时正值薛之谦演唱会在伊滨体育中心举办,因此我曾向贵局提出建议,收集其散落在工地的空心砖,以便后续之用,可以布展或作为文创产品。值此汉魏故城博物馆开馆之际,希望能够在馆内陈设一面东汉空心砖的砖墙,来展示汉代空心砖的使用。可以作为馆内的一个标志建筑。一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中的楼船模型。具体位置可以置于进门后的大厅,作为屏风来使用。
三、梳理城市发展脉络
东汉雒阳城、曹魏、西晋、北魏洛阳城是最伟大的都城之一。希望能够在布展过程中引入城市的发展脉络。结合《洛阳伽蓝记》等书籍的记载(里面真的记述很详尽!还望考虑),深究洛阳城市发展脉络。
四、体现城市特色
博物馆总体设计加入了汉阙的元素,这点就很好。能否考虑在其中一个展厅前放置一对石辟邪?毕竟中国最大的石辟邪就出土于洛阳的东汉墓。
同时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否有相应展厅进行展示,可以放置2012年出土于红山乡北魏节闵帝元恭墓的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等体现中外交流沟通的文物。
五、与阊阖门遗址、永宁寺遗址、白马寺有机结合
早在第一批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汉魏洛阳城就是与白马寺一同申请的。因此希望在陈展方面与周围的遗址和古建筑形成有机联系,而非独立的博物馆。
六、文旅宣传
汉魏洛阳城是最能够匹配“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的都城了。北宋时司马光从西京东出,前往汉魏洛阳城吊古,看到断壁残垣,不由得感叹,写下了《过故洛阳城》二首。其中最有名一句便是“若问古今兴费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七、希望在试营业期间开通提意见的通道
一定不止我一个人长期关注着汉魏故城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洛阳儿女,真切希望汉魏故城博物馆能够成为家乡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因此希望它是完美的、经得起推敲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和有远见的。
回复部门:文物局 2025-01-03 08:07:39
尊敬的网友:
您好!感谢热心网友对于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展陈方面提出的具体建议,现结合当前展陈方案和实际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增加体验项目。目前的运营方案中,已经设置了专门的汉服文化体验区,同时将结合我市汉服经济发展要求,打造优质汉服体验项目;关于造纸术及碑志,在基本展厅有专门章节进行展示和介绍,目前暂未设置相关体验项目,我们会在后期的具体运营中,根据观众和游客的需求进行开发。
二、关于汉代空心砖展示。在基本展厅第二部分已专门设置汉代空心砖墙集中展示,共展示空心砖50余件,同时电子屏幕将滚动播放空心砖制作流程演示画面。
三、关于城市发展脉络展示。基本展厅第一部分较为全面的展示了汉魏故城的发展脉络,并系统介绍了其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形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四、关于体现城市特色。东汉石辟邪为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重要文物,也是其代表文物之一,若调拨至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将影响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完整性;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基本展厅第三部分设置有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点及相关文物专题介绍。
五、关于与汉魏故城重要遗址点位及白马寺片区结合。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注重与汉魏故城遗址的和谐相融,并通过相关道路联通、视野互通等方式加强衔接,同时与白马寺共同构成古都文化旅游片区的重要内容。
六、关于宣传。由于目前博物馆暂未全面开放,仅邀请部分媒体作预热宣传,待正式日期确定,将系统策划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具体活动策划中,我们将酌情采纳您的宝贵意见。
七、关于开通意见反馈通道。目前市文物局正在认真收集梳理通过不同渠道反馈的博物馆提升优化意见,对于合理化建议,我们将在下步提升工作中明确具体优化方案。同时,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正在抓紧建设,建设完成后将设置专门通道,广泛收集关于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建设和我们具体工作的意见建议。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