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减负的号召,而存在的延时课,目的是为了减轻家长在家辅导作业以及孩子放学还要写作业的压力。我们所有家长都是抱着支持的态度。
现如今的情况是:
一、因学校未公布,我并不知道具体的每节课上、下课时间,以及每节课的时间以及延时每节到底多久。但是可以去调查,考究。是否有提前上课(这么热的天,午休不足,孩子要顶着大太阳去上学)、压缩课间时间、是否压缩义务教育应有的每节课的课时(抱有疑问)?是否压缩义务教育应有阳光体育的活动时间(抱有疑问)?一系列时间上的经不起的推敲后,结果就是,去年冬天的2节延时课,下课是7点(我黑洞洞的去接孩子放学),现在夏季2节延时后竟然是6点多,请问中间的时间都去哪了。难道是夏季上学要比冬季上学还要早而提前的吗?
二、本着减负是为了减轻家庭作业压力的初衷。延时课现在的演变是老师要讲课。特别是2节延时的高年级(3、4、5、6年级),整体的情况是起码有1节是要讲课,所谓的讲知识讲题等。如果个别几个不上的,老师也会侧边跟家长沟通不要搞特殊化,导致的潜规则是人人都要上,不上就成为老师嘴里的跟不上,没有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搞特殊,但是我们真有不需要在学校写作业的家庭,孩子也会很被动的不上也觉得自己不合群,这个延时从某种意义上是必须集体参加的。是不是有悖初衷?为什么不是完全自愿且不讲题的?家长付费不是为了让老师去讲课的。会有一种情况,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如果不需要延时写作业这项服务,自身想在课余后在家里辅导一下孩子关注一下孩子的情况,那么老师说要讲课,请问家长怎么选择?成绩还可以的家长,如果也不需要延时写作业这项服务,要依照这样的要求在校多延长2小时(也许在家里1小时就写完了),那么会是一种浪费。相对多数的孩子,特别是高年级一些的孩子,自己完全可以解决当天的作业,无需任何人辅导,只是会有单元里最后个别的难题,知识扩展类需要多步骤的题,需要到校后老师再去强调,但这些不应该是属于延时服务里面的重点情况。延时服务的初衷,应该是减负减负减负!知识量来说,百分之90是基础,百分之10是疑难杂症,延时就不该去解决那百分之10的知识点的。而是帮助没有时间回家辅导作业,并且老师辅导会比家长辅导有效的那部分学生,并且应该以基础知识点为主的。
三、以上的情况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是,孩子放学后依然有或多或少的家庭作业。真的很过分就是这一条!时间被剥夺,眼睛近视太快,休息时间严重不足,到家后没有自己的时间,随便写写作业就得睡了,多干一点孩子自己的事就会睡的晚,并且是在在校的时间被压缩、保留延时、提早放学的情况下,孩子很不自由。如果只是单纯的老师占课讲了题我本人无太大异议,关于延时缴费交多少费我想大多数家长都是不会过多深究的。但是回家后还有作业,校方在时间上大费脑筋,为了保留延时服务又要讲课还要有家庭作业,这样做到底在维护什么?
四、孩子现在的上学压力都越来越大了,身边近视群体越来越多,归根结底是课余时间太少,夏季无法真正的午休。延时的意义早已不是当初教育部说的为家长减负了。作为学生家长,了解到有部分群体的家庭需要延时服务,上班忙,没有时间写作业。那么请把延时改变成真正的就是写作业,或者成绩中下等,白天的知识需要老师延时来加深,而不是讲新课和新题,这样才是延时的真正意义。我们学习不好的,家长有多余的时间不想参加延时,可以自己回家辅导。人家学习好的,不需要延时回家快速就搞定了,那更没话说。延时就是只以写作业为准而存在的延时!
如果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愿选择,自愿参加,不讲课,不讲题。那么,就强烈支持取消延时!我们不允许存在缴费让老师讲课,回家后还要写作业的延时。我们呼吁要为小学生争取少的作业量,更多的户外时间!
五、最后,我并不知延时官方规定的时间。假设是45分钟,还是1小时?那么3、4、5、6年级的孩子们,归根结底还是小学,要求的2节延时就是1个半小时或者2小时的作业量,请问小学生的作业量,不该控制在1小时之内吗?有必要是2节吗?迎合2节延时,小学生每天2小时的作业量,这样的存在合理吗?
站在公平的角度上,延时可以存在,解决部分家长辅导作业的难题,解决无法过早接孩子的难题。但是大部分的小学生,应该是有家长辅导的,那么就应该完全自愿,且不能拿讲题来潜规则人人参加,更不能让家长以及孩子有不参加就是搞特殊的心理。坚决杜绝延时讲课讲题,原则上应该是当天讲过的知识点去复习!请求,为3、4、5、6年级也改为1节延时,减少作业量。
反之,请完全取消!拒绝不合理收费和不合理的保留延时。可以肯定下午课间时间已经被缩短!请洛阳市领导引起重视,以及调查取证,做出合理的调整。请在本学期就做出调整,请在新学期完全改变彻底改变!我们不愿意拿孩子的视力,剥夺孩子的户外时间、自由时间、来听老师延时讲课!
回复部门:偃师区 2024-06-12 10:27:24
尊敬的网友:您好,经查,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我区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于2021年正式启动,各学校按照“一校一案”原则,积极推行教育部课后延时“5+2”政策。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午放学后 “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例如:素质类课程开设不全,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部分学校以作业辅导为主,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造成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等。在秋季开学后,教体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充分利用我区社会资源,聘用区域内的知名人士、名师、骨干教师,优秀的退休教师、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完善“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精品社团”的订单式延时服务模式,积极回应并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是调整延时服务时间。要求各小学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延时服务时间,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家长需求和季节弹性确定。三是规范延时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检查制度、评比制度、奖励制度、督导制度、值班制度、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小学低年级原则上在延时服务时间完成作业,严禁将作业带回家中。3-6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