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市区机动车违停治理权限移交城管部门后,已经一年多了,洛阳市的机动车违停情况以我自身感受来看,并未有什么改观,甚至部分地段违停更甚。
首先,停车位的匮乏与车辆的日益增多是最为突出的矛盾,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得了的问题,需要交管部门、规划部门共同长期努力。
其次,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部分停车位充裕的路段,违停情况也非常突出,这就与城管部门的疏于治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城管部门难辞其咎。对于违停高发频发地点、严重影响正常交通通行地点,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台账,安排专人在违停高发时间点、路段段进行不间断巡逻治理。
再次,违停治理不到位城管部门可能也有自己的难处,人手不足、资金困难、治理难度大等等不一而足,面对问题,总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俗话说的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增加人手等等。
最后,对于违停行为惩罚不足,之前违停权限在交警部门的时候,待到机动车年审时必须要处理到违章才可进行年审,所以很多司机对于违停还是有所忌惮的。权限转移到城管部门后,有人违停多达几十次而依然我行我素,肆意违停。此前城管部门称会从司法层面进行处理,不知道城管部门对于这种违停几十次的通过司法渠道处理了几个?以后如何加大惩治追责力度?
纵观这一年多来城管部门的违停治理工作的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此前也有网友说城管部门现在对于违停是投降式执法,深感认同。如果让我个人给城管部门违停治理工作进行评价,那么就是不及格!
2022年没剩几天了,希望城管部门对过往的违停治理工作举一反三,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打开一个全新的工作局面。
回复部门:城市管理局 2022-12-30 15:56:19
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现将您反映的问题答复如下:
自2021年4月1日执法权正式移交后,我局一直以“政府主导、协同共治,市级统筹、属地管理,重点突破、依法治理”为原则,整合优化市区静态交通服务保障,盘活现有泊位资源,创新停车信息化应用,强化重点区域泊位管理,突出违停治理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坚持“挖掘停车潜力与盘活现有资源相结合、白天巡查与夜间疏导相结合、现场纠治与巡逻管控相结合”,坚持严格执法管理、强化宣传引导并重,大力开展停车秩序整治,实现停车有位有序、群众出行便利、动静态交通良性互动。
我们持续探索创新违停执法治理方式。动员公众参与,畅通公众有序参与违停执法的渠道,引导社会组织、公民法人参与违停治理,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违停执法模式;加强司法衔接,加大违停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和司法强制执行力度;改进执法方式,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后果,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对情节较轻或危害后果能够及时消除的违停,加强人性化执法,以教育、告诫、引导方式促使违停行为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实现执法效果和教育效果相统一。
有序推进违停执法专项治理。对治理内容、治理标准、治理区域、治理路段及治理时间进行部署,明确“主干道严禁违停、次干道严管违停、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周边)人性化执法和疏堵结合”的治理思路,区分类别,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在把好政策关、法律关、专业关的基础上,做好新形势下违停执法工作。
持续开展违停执法政策宣传。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沟通合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预期,进一步消除违停执法宣传盲区和工作死角。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服务理念,更多地倾听人民心声,研究人民需求,回应人民期盼,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违停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合理运用。
2022年12月30日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