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的清北录取人数和它在河南省的经济政治地位相差甚远,即使一本上线率相对较高,而区间过窄,有人归为郑州市抢走生源。毋庸置疑,算是一个因素,但是反观济源市洛阳之北一隅地级市却比洛阳市在教育方面的成绩优秀,这个理由已很好证伪。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育毋庸置疑是十分重要的。人类的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教育、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教育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形式,但作为人们关注最多的学校教育,由于优质学校、高等学校的有限及对选拔人才的需要,就会有教育竞争,升学竞争是教育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在我国当代社会现实中存在着教育竞争过度的现象,这种教育竞争过度现象主要指向的是个体层面的教育竞争,并且个体层面主要是指高中及其以下阶段的学生、孩子。
首先我们先取5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洛一高、河科大附中、理工附中、三中、八中】与4所中等程度的市级示范性高中【一中、外语学校、十九中、二实验】进行对比。单论假期补课洛一高经常起了一个“好头”,伴随着各大学校转移校际竞争压力的伦理偏差,不甘落后竞相攀比补课,效果如何?可见一斑。
高中的管理措施的根本目的还是源于转移校际竞争压力的伦理偏差中的过于看重升学率、教育期待的分数指向,同时也迎合了大部分家长的父母期待伦理偏差中的“分数至上”“片面的成才观”“父母期待不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片面的家庭幸福观”“家长之间的攀比”的心理。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驱使下,大部分学生“逆来顺受”,甘于无奈,于是默认教育压力的伦理偏差,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片面的学习观”将学习场所仅限学校、死扣课本,缺乏创新思维、逻辑性较差,在过度竞争环境之下过于看重超越他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社会评价的伦理偏差,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过度竞争情况造成恶化作用。受上世纪教育观念的积累,社会广泛存在对人才评价的片面性、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
当这些因素程度不断加剧,势必会不利于孩子与自身及与家长伦理关系的和谐、不利于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如果任其发展则可能有损教育公平。为什么这几届学生总体的学习意愿不高,究其本质还是在教育过度竞争中降低劳动幸福感且违背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如果纠正洛阳这种畸形发展在学生方面要匡正学习动机:从“独尊分数”到“学以成人”、匡正出人头地:从“超越他人”到“超越自我”。而家庭应该合理期待,从揠苗助长到遵循成才规律,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从成龙成风到实事求是,从物质主义到精神与物质同步,从恶性攀比到合理对照,从盲目跟风到理性选择,从注重外部施压到内部动力激发。
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在育人价值上存在严重问题,如外语学校与二实验的盲目跟风、过分要求、按图索骥、形式主义、没有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他高中也有类似问题。面对这种问题首先应匡正育人理念:从注重考试成绩到注重全过程,在教育方式上从书本主义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课业观念上从单科无限课业到全科整体控制,在教师期待上:从生生全优到因材施教。
社会是教育结果的承担者应匡正人才评价观:从考试结果评价评价到动态全过程评价,匡正优质学校观念:从唯升学率到综合核心素养教育。
当代公民的基本素质的高低,任务是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人才的培养绝不是野蛮管理就能出效果的,即使出了效果也大部分是“做题家”的角色。
回归教育适度竞争,“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主体是今后洛阳各高中将要发展的必经之路。
回复部门:教育局 2021-07-02 19:07:51
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洛阳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关于您反映的问题,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洛阳教育事业的关心,您提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考虑,积极组织引导学校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推动洛阳教育高质量发展。
洛阳市教育局
2021年7月2日
尊敬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