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投诉] 保护文彦博墓地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

    少年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事颍昌史照学经术。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和包拯、韩琦、赵概、吴奎、陈旭等同科及第进士。曾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枢密使等要职。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任仁、英、神、哲四帝相,出将入相五十年,名闻四夷。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世称贤相,受封潞国公。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后提出裁军主张,精兵简政,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在北宋王朝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彦博晚年居住洛阳县(今伊川县)彭婆村,与邵雍、二程为友,与富弼、司马光为伍。著书《文潞公集》40卷,92岁卒葬于洛阳县罗村(今伊川罗村西岭上),谥号:忠烈。

    luoshen16 2012-05-29 评论0 浏览8678 编号 20120529200358437 [文物局]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文物局 2013-02-26 17:11:38

  这位网友你好!首先,你对文物保护工作给予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表示感谢。关于您所反映的问题,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文彦博墓于2007年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洛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依据文物保护法的属地管理原则,我局已责令伊川县文广新局加强其日常管理工作。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