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建议] 回《洛阳十问之第八:北方水城篇》:注入国风,灵动河洛

    在《洛阳十问》中,作者提出了洛阳应围绕水文化做文章,具体来说,作者的希望就是达到文中所言的“一箭五雕”之效果。


      让我们先来分析下洛阳的水,我们虽然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瀍河五条河流,但并非全都可以一样操作。


      先说黄河,这是母亲河,脾气较为暴烈,且距离洛阳较远,暂有小浪底风景可观,其它实难操作。


      涧河、瀍河水流较小,在所流经市区段也不容易运作。


      洛河、伊河,这是两条水量一直很好,且平缓,与人亲近,更重要的是,她们的位置好,大有操作的空间。


      如果做,怎么做?如果仅仅是修建洛浦公园,我想如此重复的,古人尚避退,我们也不可这样去修建。我们要在这两条河流上各有侧重,力求风格迥异。


      洛河,三十里洛浦初有风情,以后是在其上可再加点缀。我今天说的,可否在凌波桥上游来个大手笔,可否在洛河边上聚个西苑湖。洛阳有河多条,而没有湖,我们在此湖中在注入隋文化,必将提高涧西、洛龙休闲品位。


      伊河,我们可否在顺龙门石窟下方5公里处,修建“诗意洛阳”古镇。此处地势平坦,我们在此古镇中,可仿丽江古城,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中国风,以 “杜甫”、“白居易”、“李贺”、“李煜”、“刘禹锡”等这些长眠于洛阳的诗人为主,修建以他们各自为主题的园林,周边杂以其它渲染诗意的东西,如在码头处,可以做“归棹洛阳人”之文章,在仿古驿站处,可做“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文章,把来自古洛的一页红笺遥寄他乡。中间当然有酒店、商家以吸引游人入住,这样,晚上守宁静的怀古之人来此也是快意的事情。最主要的是,这个“诗意洛阳”古镇,与龙门石窟遥相呼应,可谓珠联璧合了。


      另外,在伊河流经汉魏故城处,可以逐渐修建“梦回中国”的历史大街。为什么修建在汉魏故城处,是因为汉魏故城有很多遗址可以观看,可以与古遗址相呼应。在这条顺伊水东去的大街上,有夏、商、汉、魏、晋、北魏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在这里不仅仅是修建博物馆,更要注意的是建设休闲的驿站,各种朝代的古风馆可以顺水而建。


      伊河上的“诗意洛阳”古镇和“梦回中国”大街,分别是配合“龙门石窟”、“夏二里头、商尸乡沟、汉魏故城”等古迹修建的休闲驿站,但两者是有差异的,一个追求的是诗意,一个追求的是古风。


      洛河和伊河都做了文章,但仔细再看,她们又是不同的。


      洛河是大气的,宽阔且直流而下,有三十里的洛浦绵延铺陈,有大气煌煌的西苑湖如镜。


      伊河呢,她本身是柔顺的,通过“诗意洛阳”和“梦回中国”的打造,伊水便具有了水墨韵,其上诗意荡漾、古风遒劲,这也似乎契合了“伊”字飘逸之蕴藉。


      总之,我们要围绕水字做文章,就是围绕洛河、伊河两条河流主要做文章。围绕洛河、伊河做什么文章呢?我觉得生态是初级的,而如果注入国风,这两条河流必将灵动河洛间,不仅增加了休息的驿站,更主要的是,让洛阳有了承载历史的古镇古街之地,我们何乐而不为?

    游客 2011-06-03 评论0 浏览7148 编号 20110603135815571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12-02-01 17:32:08

尊敬的网友:
    您好,感谢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将在合适的场合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洛阳市城乡规划局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