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从洛阳北控水务集团(以下简称水务集团)了解到,南昌路与九都路交叉口附近一处爆裂的供水主管道已被修复,但近期南昌路沿线连续两处地下供水管道爆裂,让不少市民疑虑:这些供水管道怎么了?爆管问题为何会集中出现?
记者采访相关部门了解到,在市区现有的1700多公里供水管道中,“服役”超过30年的管道有200多公里,管道老化是导致爆管连发的主要原因。
四大因素致爆管连发,管道“高龄服役”是主因
本月初以来,涧西区南昌路沿线已发生两起供水管道爆裂事故。“一个区域内的供水管道接连爆裂,故障频出的背后有啥关联?”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疑惑。
15日上午,记者来到水务集团寻找答案。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供水管道发生爆裂的原因有四个:
一、地下管道老化
这是导致爆管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供水企业在不断改造市区内的老旧供水干管和支管,但有200多公里的地下供水管道,“服役”超过30年仍在使用。它们当中既有干管也有支管,主要分布在洛河北岸的城市区。由于“高龄服役”,这些管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二、受季节变化影响
秋、冬季换季对供水管道的安全运行也有影响,这一时段昼夜温差变化大,供水管道热胀冷缩反应增加了管道接口部位漏水的可能性。
三、受水压影响
白天和夜间、供水高峰和供水低峰用水量相差较大,造成管道内压力波动大,导致管道内压力不平衡。我市地势南低北高,而涧西、涧东两个水厂都靠地势较低的洛河两岸而建,自来水需更大压力才能向北输送到地势较高的区域。与全省其他城市相比,我市水厂的出水压力相对较高。那些老化的供水管道承压能力本来就弱,更容易发生爆裂或漏水。
四、道路拓宽导致管道受外力破坏
随着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增多,原本位于慢车道或人行道下方的供水管道逐渐被压在了新修的快车道下,受车辆碾轧等外力破坏,管道也会受到损伤。唐宫路(玻璃厂路至解放路段)、古城路与滨河南路交叉口附近路段都属于这种情况。
部分供水管道老化,市区月均发生爆管漏水十多起
目前市区供水管道长度已超过1700公里,虽然水务集团已筹措资金改造了170多公里的老旧供水干管和支管,但仍有200多公里、使用超过30年的老旧管道在“高龄服役”。
“这200多公里老旧管道大多是铸铁管。”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11月上半月,全市日供水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万吨。这意味着,这些老旧管道在使用年限拉长,自身抗压、耐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还要持续“超负荷”运行,在遇到供水高峰或外力破坏时,更容易发生爆裂。该负责人说,近年来城区内直径0.2米以上的供水管道月均爆裂漏水次数超过10次,大部分都是管道老化导致的。
为什么不将这些老旧管道全部更换掉?
记者从水务集团了解到,更换老旧管道除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还需要和城市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如果一个路段没有改造计划,供水管道也无法单独改造。另外,正在使用的供水管道连着很多用户,停水改造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更换工作只能逐步开展,分区、分段改造。”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在逐步更换老旧供水管道的同时,那些接近老化的管道还会逐渐步入“老年”。
巡线、测漏降低爆管发生率,部分“暗伤”难发现
将老旧管道全部更换不可行,能否在日常养护、维修上多下力气,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记者了解到,因供水管道深埋在地下几十厘米甚至几米的密闭空间里,虽然水务集团有专业的巡线、测漏、抢修队伍和设备,一些“暗伤”仍难及时发现。
2011年,水务集团成立了供水管测漏大队,购买了先进的探测设备。测漏员利用听音杆、听漏仪等专业设备,每天专职巡查供水管道存在的暗漏点及隐患,及时维修,有效降低了供水管道爆裂事故的发生频次。
此外,城区各供水站也有巡线员,除了保证供水管道阀门等装置正常,他们还重点监测在供水管道周边进行的道路施工等工程作业,避免对供水管道造成损坏。
该负责人说,巡线员对供水管故障的巡查多停留在可视范围内,一些暗发的故障很难被他们发现;虽然测漏大队队员们可利用专业仪器检测到金属材质供水管道存在的一些隐患,但对于水泥等材质的供水管道,他们则显得无能为力。
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虽然相关举措能有效降低供水管道爆裂的发生率,但受限于供水管道深埋于地下、材质不一、使用年限不一等影响,一些未能及时排查到的“暗伤”仍可能引发管道爆裂,爆管漏水事故仍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
下一步,水务集团在增强现有防范能力的基础上,也会协同有关部门逐步对老旧供水管道进行改造升级,逐步更新淘汰那些“老、旧、病、险”管道。(洛阳晚报记者 牛鹏远 郭学锋/文 杜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