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戴上智能手环进行体验
刚过去的世界睡眠日,让不少人对睡眠质量重视起来,市民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他一般睡得很晚,为此,他买了一个号称能监测睡眠情况的智能手环,以查看自己的睡眠质量。依靠智能手环来判断一个人的睡眠质量,靠谱吗?专业的睡眠情况监测又是如何进行的?
依靠智能手环,他来判断睡眠质量
李先生购买的某品牌智能手环价格不到百元,他说:“平常我把手环戴在手腕上,睡觉时也戴着,通过手机软件查看它监测到的信息,从而判断自己的睡眠质量。”
说着,李先生打开手机软件,里面记录了他每天戴智能手环时的运动量和睡眠情况等信息。软件上显示,他在24日零时6分入睡,6时38分醒来,睡眠时长为6小时32分。其中,令他颇感兴趣的是该手环所记录的这两个数据:在6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里,深睡时长为1小时25分,浅睡时长为5小时7分。
“我听说深睡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好,是真的吗?通过这个手环判断睡眠质量靠谱吗?”李先生充满好奇地问。
智能手环,无法收到专业睡眠情况监测效果
《洛阳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环种类繁多,售价从近百元到上千元,大部分智能手环都带有睡眠情况监测的功能。记者咨询业内人士得知,目前大部分的智能手环是由内置的传感器记录身体运动,再经软件计算后形成监测结果的,睡眠情况监测数据也是这样得出来的。
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白永杰说,仅靠人体动作来判定睡眠情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在睡觉时会有不自主的动作来调整睡姿,这样势必影响智能手环的监测结果。”白永杰说,依靠智能手环并不能判断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白永杰说,权威的睡眠情况监测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在被监测者的头部、四肢等部位放置各种电极,同时监测脑电波、呼吸情况等信息。“每一项生理信号都有严格的量化指标和判断标准,所有数据综合判断后才能得出被监测者的睡眠情况,这些是智能手环无法做到的。”白永杰说。
随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白永杰介绍,一般来说,睡眠在医学上分为两个阶段——非快速动眼期和快速动眼期。其中,非快速动眼期的前两期均为浅度睡眠期,大脑皮层较为活跃,对外界反应相对清晰;非快速动眼期的第三期和快速动眼期均为深度睡眠期,对外界的反应相对较弱。“快速动眼期是睡眠最深的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人一般会做梦,眼球会随着梦境变化不断运动。”白永杰说。
“新生儿的深度睡眠期能占到睡眠时间的50%左右,而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成年人的深度睡眠时间只占到睡眠时间的20%至30%。”白永杰说,智能手环在监测入睡、醒来时间方面,可以提醒使用者生活作息要规律,保证睡眠时间。
“其实,只要白天不感到困乏,没有连续性入睡困难和早醒等情况,就能说明一个人的睡眠质量不错。”白永杰建议,您在入睡前可尽量少吃刺激性饮食,调整好心情,以轻松、平静的状态入眠。(□见习记者 王澍 通讯员 梁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