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石窟对于景区大门外公园过度管理的投诉与建议

ma123

近日本人骑行自行车前往龙门石窟门前新建的公园时,被景区物业保安人员拦截,要求自行车不得入内,询问景区具体相关规定时,无法给出明确的公开发表的管理办法,在景区门口的10分钟内,有不少外地骑友看到我被拦出来,也是摇摇头就走了,我认为该管理措施极不合理,对此简单粗暴的过度管理的行为提出投诉与建议:
首先,该公园沿伊河而建,位于龙门石窟景区大门之外,性质上应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龙门石窟在公园前各处设卡设栏杆,市民无法骑自行车到伊河边欣赏河景,却存在着各种工作人员、观光摆渡车、甚至是其他人的【电动车】在公园内骑行,这种公共空间简单粗暴的管理是否是种一刀切的懒汉行为?
其次,看看同样是5A级的其他人文自然景区是怎么做的?
1、武汉东湖景区,其武汉东湖绿道,整个东湖绿道系统专门就是为骑行和步行设计的,管理得井井有条,机动车禁行,但自行车畅通无阻,成为了武汉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全民叫好,网友狂赞。
2、杭州西湖: 西湖大部分环湖区域也是允许骑行的,市民和游客骑着自行车、共享单车欣赏湖光山色,早已成为一道和谐美丽的风景线。
3、厦门环岛路: 著名的滨海骑行天堂,管理方鼓励绿色出行,提供了完美的骑行体验。
为什么人家能处理好安全与开放的关系,我们洛阳就不行?这些顶级景区,思想都比我们开放!他们想到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满足市民需求、提升城市形象,而不是想着怎么砌墙设卡把人拦在外面。
针对此种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1、停止粗放管理,开放市民空间。 请市政、园林等部门明确该公共公园的属性,如果属于市民能够活动的公共空间,责令景区物业撤掉不合规的卡点,不得在公共区域擅自设禁
2、科学规划,分类管理。学习先进城市的旅游管理方式,例如武汉东湖,对公园道路进行评估。规划出明确的骑行路线,在人流密集区域设置“推行区”,立牌告知规则。用精细化的管理替代粗暴的禁止
3、倾听民意,开放决策。能不能让自行车进,不应该由景区物业说了算。应该公开征求市民意见,或者召开听证会,听听大家怎么说!
本来计划是几个骑友骑到公园看看河景,然后在旁边的龙门古镇里吃喝打卡,我们都是有年票的人,去龙门也只是想看看洛阳的发展,最后也只能无奈的走了!
最后,如果景区管理固步自封,拒绝开放与包容,那终将被人民与时代所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