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在开元大道厚载门街与市府西街段规划增设公交站点的建议

网友122524

近期,洛阳市委专题会议就正大广场商业氛围提升要求“系统优化交通组织”,明确提出 “通过交通综合优化提升客流到达便利性”。
但是,长久以来,在开元大道厚载门街与市府西街段,由东向西的公交线路只在厚载门街口东和市府西街口西设有两个公交站点,这两个站点间距长达1200多米,中间跨越了厚载门街、长兴街、市府东街、市府西街四条街道,站间距远远大于新区26路、29路、37路、75路、77路等其它公交线路上400-800米的站点间距。在厚载门街与市府西街段沿线,有市委市政府、交通银行、开元湖公园、地矿大厦、美居酒店、地矿家园、长兴花苑、洛阳日报社、正大国际广场、宝龙城市广场等众多行政、金融、商业、文旅、住宅功能区,市民或游客对通过公交出行与市民之家地铁站快捷接驳具有迫切的需求!如此不合理的公交站点设置,既不能满足沿线市民或游客的出行需求,也不利于公交与地铁站的有效衔接,影响地铁上座率和客流强度提升,影响正大广场、宝龙城市广场、开元湖周边片区一体化通行环境,不符合公交“方便群众,有利出行”的理念。洛龙区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在其它公交线路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但类似横跨四条街道而不设公交站点的情况却极为少见。为落实市委专题会议精神,优化交通组织结构,增设公交站点,提升客流可达性成了现实而迫切的需求!
一、现状问题分析
1.站点间距超标。现行“开元大道厚载门街口”与“开元大道市府西街口”两个站点1200米的站点间距远超《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00-1995)中城区主干道公交站点间距500-800米的标准,也与洛阳城区本地常规设置的公交站点间距(400-800米)差距较大,与周边26、33路等线路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公交站点规划失衡和设置不合理。
2.客流需求被忽视。途经区域涵盖行政、金融、商业、文旅、住宅五大功能区(如市委市政府、交通银行、开元湖公园、正大广场、洛阳日报社、美居酒店、地矿大厦等),日均人流量超万人次,现有站点导致“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
3.与地铁接驳失效。厚载门街与市府西街段的长兴街口、市府东街口等交叉口附近未设公交站点,难以实现公交与地铁1号线市民之家站的无缝衔接,降低公共交通整体效率,不利于洛阳地铁二期规划与建设项目落地。
二、增设公交站点的必要性
1.提升商圈可达性。正大广场作为洛龙区核心商圈,是文商旅融合示范项目,但目前市民或游客需通过多线路换乘或步行到达,影响消费便利性。增设公交站点,可有效提升商圈可达性和客流量。预计通过增设公交站点、直达专线和接驳优化,商圈日均客流可增加20%-30%,尤其是青年和游客消费群体。
2.响应政府规划需求。市委专题会议明确要求要优化正大广场商圈交通组织,通过交通优化提升客流便利性。可促进正大广场新业态的消费转化,通过场景消费、情绪消费、夜间消费拉动,助于洛阳打造 “青年友好型城市”,强化洛阳中原文旅枢纽的吸引力。
3.匹配商业升级定位。正大广场拟通过引入国际品牌(如PARTY KING运动娱乐中心、Tims咖啡等),增加引流场景、丰富商业业态等,打造文商旅特色街区,需要更便捷的交通网络才能提升城市形象,实现有效“引流”,吸引更多青年消费群体及外地游客,助力 洛阳实现2025 “文旅商体展”活动目标。
三、具体增设建议
(1)在开元大道路北市府东街和厚载门街段之间的长兴街口附近(交通银行、地矿大厦或洛阳日报社附近)新设公交站点1处,该站可要求正大广场开发商出资,给予其“正大广场站”公交站亭冠名权。
(2)在开元大道路南的长兴街口以东,结合现正大广场北边绿化带改造契机,新增公交站点1处,该站也要求正大广场开发商出资,给予其“正大广场站”公交站亭冠名权。结合道路断面及绿化带改造,建设港湾式永久站台和智能候车亭,配备LCD显示屏,实时显示地铁市民之家站列车到站时间等接驳信息。
若考虑到未来地铁3号线可能在此设站,也可在长兴街口附近设立临时公交站和移动公交站牌,待将来地铁3号线方案确定并实施时,再统筹建设永久公交站亭。
(3)新增开元湖环线公交。围绕正大广场与市民之家、开元湖、兴洛湖、宝龙城市广场联动需求,开设环开元湖的公交微循环线路,串联商业、行政中心、公园、社区及地铁站(如地铁2号线市民之家站、开元湖站、兴洛湖站等),提升片区连通性。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公交事业的关注。公交站位的设置是在道路施工时相关单位规划设计的,公交集团对公交站台只有使用权。由于开元大道厚载门街至开元大道市府西街口中间路段无预留港湾式站台,故暂时无法在此路段设置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