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体育与信息技术建议

cuijing1030

作为一名中考考生家长,我怀着万分焦虑的心情向教育部门反映洛阳市中考体育及信息技术考试中存在的公平性隐患,这些问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恳请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切实维护全体考生的权益。
一、体育过程性评价分的公平性争议
体育中考“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考试”的模式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中暴露出严重漏洞。
1.过程性评价主观性过强,权力寻租空间明显。部分学校的过程性评价存在“人情分”、“关系分”,教师子女、家长有资源者往往轻松拿满分,普通学生却因考勤等项目评分宽松度不一等原因无辜扣分。
2.过程性评分规则随意更改有失公允。网传已有学校传达“终结性考试满分的过程评价最多扣2分,未满分最多扣3分”的通知,这对原本过程性评价扣1-2分的学生极不公平,他们因过程性评价分少这几分而无法弥补差距,而过程性评价分高的学生即使终结性考试失误,仍能稳居高分。
我们都知道,中考中1分就能拉开百名位次,建议过程性评价分全部以满分计入中考总分,以统一、客观的现场实测结果定胜负,让所有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二、体育现场考试设备误差引发的不公
今年体育中考中,跳绳项目的电子计数设备准确性遭广泛质疑。
多名学生反映,现场实测成绩与自我计数相差悬殊,很多孩子跳绳数量被无缘无故少记几十个,现场申诉被裁判以“机器为准”拒绝。
孩子们三年来风雨无阻地训练,却因设备误差“吃掉”十余、二十余个有效次数,这不仅是分数的损失,更是对努力的否定,寒了孩子们的心!
恳请对跳绳数量有异议的,调取跳绳考试当天的全程录像,组织第三方进行人工复核,对设备误差明显的场次重新计数。未来考试中,建议采用“人工+设备”双轨计数,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三、信息技术考试的公平性漏洞与等级制改革建议
当前我市信息技术考试存在结构性公平缺陷,已严重影响考试公信力。
1.考试采用“随机抽题”模式,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原题率差异过大”问题,部分考生抽到大量往届原题、中考前训练题,而另一部分考生却遭遇大量全新题型。差距主要来自“是否抽到原题”,而非真实能力差异。这种“运气决定分数”的模式,让埋头复习的学生沦为“抽题手气”的牺牲品。
2.考前泄题,监管机制缺位。多名家长反映,个别学校存在考前泄题,组织学生练习,只能看不能带走。另外,由于考试采用“分批次、多题库”模式,泄题风险随考试天数增加而累积,缺乏对试题保密流程、考场纪律的全程追溯机制。
3.学科性质与计分模式不匹配。信息技术本质是工具性、实践性学科,考核重点应是“能否掌握基础操作与信息素养”,而非通过“分数竞争”筛选学生。强制计分不仅催生“应试刷题”的功利化倾向,更因上述公平性问题,导致“努力不如抽提手气”的价值观扭曲。
建议信息技术全面推行等级制评价,将信息技术成绩以等级形式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取消分数计入中考总分,避免“1分之差决定升学命运”的极端竞争。中考是千万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是千万孩子人生的公平起跑线。我们不反对严格考核,但坚决要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恳请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以上建议,还孩子们一个纯粹的考场,让他们的汗水不被权力稀释,让他们的未来只由实力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