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优化市区水系,增加水资源的建议

网友513335
2022.11.02

洛阳市目前官方公布的人均水资源是390m3,而洛河多年平均径流量37.6亿立方米。诚然,这个水资源在北方地区是比较富水了,但放眼全国还是不够。而洛阳的气候以暖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变率大,容易出现旱涝灾害,所以完善洛阳的水系格局是必要的。我以为洛阳市在市区需要增建人工湖和渠道,一来一旦伊、洛、瀍、涧中谁发洪水了,渠道可以分流。二来一旦到了春旱时节,湖泊可以蓄水。
根据洛阳市区的地形,显然洛北增建湖泊的可行性不大了。而洛南、伊滨则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洛龙区二广高速以东和伊滨区一带,有大面积未开发或开发程度低的地区,这些地方同时地势平坦,可以引洛河、伊河的水,增建人工湖。而洛北地区,渠道设施完善但利用率低。大明渠和防洪渠常年干旱。防洪渠地势问题,引水难度大,而大明渠源头离涧河不远,可以施工将涧河水引至大明渠,完善大明渠水系。同时建议增建湿地,涵养水源。
增建湖泊后有利于湿地生态,增加降水、涵养水源,由此可以增加洛阳的人均水资源。

网友朋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洛阳水利工作的关心与关注!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城区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河道治理中,改善河流连通性,修复河道生态功能,倡导岸线健康自然,岸坡坚固生态、工程协调美观,最大限度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7年,市政府组织实施了“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工程。按照规划,大明渠的补源由涧河和秦岭防洪渠进行引水。大明渠综合治理工程由涧西区负责推进实施,建议咨询该区相关部门。
2017年,市政府组织实施了“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工程。按照规划,大明渠的补源由涧河和秦岭防洪渠进行引水。大明渠综合治理工程由涧西区负责推进实施,建议咨询该区相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