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呼声
  编号:20220302070713627

今年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各牡丹观赏园是全员免费吗?

网友6849

2022.03.02
5

今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作为全国举办最早也最成功的节会之一的洛阳牡丹文化节举办40周年。40年来,它的举办,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洛阳牡丹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乃至全市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为洛阳带来了上千亿计的收入,同时对于美化环境,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提高洛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等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有效调动作为牡丹节会主角——牡丹观赏园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积极性,使牡丹节乃至整个牡丹产业长期持久地健康发展下去,再为洛阳副中心建设做出新贡献,尤为重要,而不是杀鸡取卵。

近日,听说今年的牡丹文化节各牡丹观赏园免费入园。请问是对国内外游客都全员免费,还是仅对洛阳市的城乡居民免费?如果是全员免费,那牡丹观赏园维持生计的主要收入哪里来?其建设、提升改造、管理维护、运营等等费用,民营的甚至还有土地租金等,谁来承担?

国有公园(牡丹观赏园),属于公益性质,所有支出由政府财政负担,缺失的门票收入也有财政补贴,对洛阳民众免费理所应当,也理应受到称赞!但民营的就不同了,如果它们也都免费,那其投入的钱从何而来?如果不免费,那国营的免费而民营的收费,游客谁还愿意去呢?没游客去,那这些民营企业将如何生存?这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有关法规规定?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

政府出台免门票政策的初衷应该是: 一、进一步惠民,通过免节会观赏园门票,让更多民众分享城市发展的红利;二是通过牡丹观赏园免门票,吸引更多游客到洛阳旅游,刺激游客在吃住行购物游乐等其他方面消费,从而舍小得大,以增加洛阳市的整体综合收入。但是,其第二种想法是否切合实际,尚有待商榷和做专题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请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做一个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课题,通过验证后才最有说服力。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细心观察和了解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洛阳自从实行免费或大幅降低门票政策以来,各观赏园的游客不增反减,收入大幅减少,幅度为1/3以上。因而其管理积极性明显降低,影响了其精细化管理和品位提升,牡丹产业的苗木销售也受到了不利冲击。

分析其原因,这是因为: 1、一般来说,游客主要是靠旅行社或其他中介宣传推销招引来的,而免费或大幅降低门票后,它们没利可图了,也就没积极性了,所以游客就少多了。2、物以稀为贵,价格是价值的标志,无价值的东西自然就不会使人产生兴趣。人有猎奇心理,有时越是价贵的东西,越易被人看重,越是免费的东西,越会让人觉得不值一看或购买。3、按照常理,想来洛阳旅游的游客,既然数百或上千元的路费都愿意花,不可能就在乎那几十元的门票,除非是本地游客。那么,观赏园免费后,来洛游客是不是没去看牡丹而去其他地方了呢?这也未必。因为牡丹园免费吸引的是想看牡丹的人而不是其他,观赏牡丹应该是其首选。3、收入降低,自然就削弱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因此,笔者和不少民意认为,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的牡丹观赏园是否免费和价格多少,应该按照洛阳市内外和不同牡丹花期有别的原则确定,比较合理和可行!也就是说,洛阳本地民众可以免费或享受优惠价格,而对于外地游客,不应免费或优惠。具体价格,盛花期或观赏效果好的园子,应高些,以每人40-60元为宜;花量较少的前期和后期或观赏效果较次的园子,应低些,以每人10-30元为宜。根据外地经验,如: 山东菏泽、甘肃兰州、临夏、四川彭州、重庆垫江、江苏尚湖、南京镇江等地,其牡丹节也都没有全民免费一说,反而相同档次园子的价格比洛阳还高。

  回复部门:节会服务中心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牡丹文化节的关心和支持。有关部门正在对今年牡丹观赏园赏花门票价格进行调整。

5名群众参与
  评论区 最新 最热
网友6849
洛阳免减牡丹观赏门票费也不是有疫情这两年才实行的,笔者提出的观点也不可能不考虑疫情的因素。另外,lyd_151217dA3511R 的观点是:自从免减门票费以来洛阳的游客,分散到洛浦公园和街道上去了。那么请问,之前洛浦公园和街道上也都照样有牡丹,而且从来都是不用花钱就可以看到的啊,这又怎么解释?再说了,即使街道等处是新增加的牡丹,那么,品种更多、观赏效果更好的牡丹观赏园既然也免费,那专程来洛阳看牡丹的外地游客怎么会何乐而不为不去看好的,而偏要只在街道等处看呢。从这点看,显然也解释不通。
+1
+1
回复
网友6849
lyd_151217dA3511R 您的肯定游客不会减少依据何在?而只是臆测吧?笔者的观点不仅是基于有疫情的近两年,更不是与牡丹花会初期比较的。牡丹节与凤凰古城等其他名胜景点的情况,没有可比性!洛阳栾川龙峪湾、重读度沟等景点在疫情前的某个夏天,也曾因免门票而使游客暴增,那里还靠餐饮、住宿、景点内交通费等收入的增加多赚了不少钱呢。洛阳牡丹观赏园增多和其他地方也栽种的牡丹,也不是近几年的事!任何结论,还是应该以事实为据。
+1
+1
回复
网友491965
免门票如果不会让游客增多,肯定不会让游客减少,湖南凤凰古城收取买票导致游客大量减少,后来又不得不免门票。 这两年游客数量减少是疫情导致的结果,与免门票没关系。 另外,现在洛阳观赏牡丹的公园、牡丹园比以前多了很多,街道绿化带、广场、洛浦公园等开放性公园里也栽种了不少牡丹,观看牡丹的游客不像以前那么集中了,并不代表游客数量少了。八十年代主要牡丹观赏地只有王城公园,如果每天有10万人涌入王城公园,王城公园内就会显得人山人海,现在即便每天有50万游客进入洛阳牡丹各观赏点,也不会很拥挤。
+1
+1
回复
网友6849
为何无所回应?
+1
+1
回复
网友40447
赞同笔者的大部分观点,牡丹文化节各园自2017年门票惠民以来,沒有感觉到游客量有增长,洛阳牡丹文化节品牌效应下降明显。象重庆等城市非常注重外地游客,号召市民在重要景点错峰出行,为市外游客提供游览方便。洛阳也可借鉴,门票价格一致,市民可凭旅游年票周一至周五免费入园。作为13朝古都,洛阳拥有非常好的文化旅游资源,希望能够整合运用焕发古都魅力。
+1
+1
回复
Lyd.com.cn 洛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