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洛阳网百姓呼声!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百姓呼声,服务百姓,12345便民热线,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 [建议] 请地铁公司认真对待地铁标志评选

    什么最能代表洛阳?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洛阳人,在外地上的学,回洛阳工作,美其名曰支援家乡建设。好几年过去了,从熟悉到陌生,到再次相识,对洛阳这座底蕴、韵味、韵律都十分独特的城市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才发现洛阳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家乡那么简单。

    前段时间,北京来了几位客人,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的“传统三项”都已去过,有的不止去过一次,谈起洛阳市区景点,都兴致不高。我提议到博物馆去转一转,洛阳大小博物馆五十多个(没有核实),想深入了解洛阳文化,还真就必须去这大大小小的场馆,他们是洛阳文化的载体,即使是走马观花的初级认知,也好过几个景点的吉光片羽。他们倒是欣然应允,“来洛阳一趟,能沾染点文化气息,也是好的。”

    两天下来,我带着客户去了洛阳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古墓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场馆来了一场“河洛文化”之旅,他们兴致盎然,我也跟着重新回味了一遍。客户都觉得非常好,洛阳的确是一座充满文化、历史和故事的城市,一砖一瓦都是宝贝,但这么走下来信息量太大,好东西太多了。其中有一个客户提出一个问题,让我一时语塞,“洛阳这么多古迹、遗址、文物,还有灿烂的文化,但到底什么能够代表洛阳呢?”

    我还未曾好好想过这个问题,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亦或唐三彩?相信真正洛阳人都很难认同。洛阳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如果非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撷取浪花来代表,也必须是最璀璨的那几朵。

    最近我也关注到洛阳地铁在征集标志设计,目力所及,大多设计对洛阳城和洛阳文化的理解实在让人担忧。感觉很有必要说一说洛阳文化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它的精髓是什么!

    这要从洛阳的名字说起了。众所周知,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历史上洛阳因其位居天下之中,山川形胜甲于天下,成为历代立国建都的首选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地名也随着朝代更迭和疆土争夺而屡有变化。洛阳的众多名称体现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洛阳的特殊,不止在于他的地理位置,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华夏文明。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洛阳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司马光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的历史变迁,是一部洛阳的兴衰史,是中国历史兴衰演变的缩影。也就是说,洛阳从根子上,就不是为一座城而来,它本身就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

    河洛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存在于黄河中游洛河流域,以伊洛盆地(亦称为洛阳盆地或洛阳平原)为中心的区域性古代文化。由于该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所以自古夏代开始,河洛文化长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京都文化、王畿文化,是我国5000年华夏文明的源泉与主脉。

    那么为什么成为“河洛文化”,是因为黄河、洛河在这里经过呢?是,也不是。关键还在“河图洛书”。《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而整个洛阳城的发展,都维系在这个历史文化构筑的强大力量之中。

    综上,以“河图洛书”为核心的河洛文化,是洛阳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洛阳城 ,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定位发展的原始坐标。纵观横比各大城市,抛却历史的传承是行之不远的,也很难在同质化的城市化发展中展现独特的风貌,遑论占据独特资源,形成特色发展了。用时下常用的一个词,“站位”要高一点,看得要远一点,深一点,洛阳丢掉了“中国”的地位,但文化的延绵,更需要接续。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牡丹作为洛阳的代表,那么请问,龙门石窟愿意吗?唐三彩愿意吗?白马寺愿意吗?但如果是“河图洛书”、“五都会洛”呢?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认知和想象力呢?说到底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维,牡丹好看,易于表现,又切合了市场和全国甚至国际人士对洛阳的偏见。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是好事,洛阳如果因牡丹为世人所知,便不知道是谁的悲哀了,但肯定不是古人。作为洛阳人,作为面向信息化、智能化未来的大洛阳,我们是不是也要把自己的形象永远刻上牡丹的烙印呢?这是我们要正视和思考的紧迫命题。

    至于地铁标志设计是不是有必要表现洛阳文化精神,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实在是幼稚的可爱。记得前两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上,某过气男歌星以一曲《烟花易冷》燃爆全场,当时我认真研究了歌词,发现里边的洛阳文化元素运用实在是贴切,到位。词人方文山用他擅长的中国风,以洛阳由北魏极盛到东、西魏衰败为背景,一曲悲歌,描述了一段凄婉缠绵的悲怆旧事。历史为表,爱情为里,以凄美的笔调勾勒引人入胜的意象,仿佛置身一千四五百年前的洛阳城,“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具备了一个好故事的所有元素。

    如今我们总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戏好唱,文化台难搭,文化哪里寻,帝都数千年历史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汉唐襟怀,魏晋风度,随便拾起一个典故,就是一部大片,或低徊或豪迈或悲壮,以现代人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就是成功的文化再造,台湾的一首流行歌曲尚且注重挖掘文化底蕴,作为现代城市象征的地铁,当然要从厚重的历史中来,驶向绚烂的未来,这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更是审美意识的问题。

    洛阳这么一座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又有坚实的工业基础,科研院所不计其数,为什么就是发展与之难以匹配呢?归根结底是城市性格决定的,如今的洛阳缺乏大格局,可是历史上我们的皇家气象,那格局,只剩下大了。所以,历史审美和现代意识的结合是洛阳的出路,而很少有人想到,地铁就是承载历史积淀和现代文明的最好载体,我们想到的可能只是建造交通、建成方便出行、站点意味着商机之类的问题,可曾看到地铁对“洛阳人”这个群体集体心理的深远影响?

    所以,什么能代表洛阳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地铁标志的设计元素能不能表现洛阳文化的深厚和多元,以及视觉张力,是一个关乎城市格局和想象力的大问题!

    地道的洛阳人 2017-12-06 评论7 浏览4051 编号 20171206135543394 [轨道集团]已回复 [ 是否满意?]

回复部门:轨道集团 2017-12-12 17:06:40

网友:
您好!感谢您对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关心和支持。
您的建议我们已经收悉,特别感谢您专业而又详尽的建议,我们会认真做好分类统计、汇总工作,供公司决策参考,请您持续关注。

如果您对此回复不满意! 点击追问

网友满意度调查:

[网友交流] 最新 最热

  • 别建议了,本地人习惯了“落后、土、丑、过时” 一点点与时俱进的创新审美都会触发他们守旧的敏感神经,所以…烂到底把

    +1 +1 回复

  • 作者是个文青,还很幼稚简单,原谅他吧

    +1 +1 回复

  • 洛阳目前就一个字,格局小。建房子紧凑,建街心公园迷你,建公交地铁站,这站能看见下站。只有站在洛河边看,才能感受到一个大,这种既视感让我一直疑惑,为啥写字楼不建在这边,滨河路边最应该建设的就是写字楼,大公司凭着这个格调也要来洛阳开个分公司。

    +1 +1 回复

  • 真是理解不了你们的思维 我并没有说牡丹那个就很好看 但起码你得让人看出来是地铁吧 不管是哪里人 看这个图标 是为了知道这里是干嘛的 看不出来是地铁还这个设计又有什么意思 真的个人才疏学浅 我看那些圈圈点点真的想不出来那是河图洛书 我问了身边 没有一个人能联想到 为什么一定要把地铁logo做成一个玄学标志 谁在这里发声都是因为爱洛阳 你觉得文化流失很严重 我也同意 那你首先应该去教育局甚至教育部文化部提议

    +1 +1 回复

  • 没想到,作为一个关注洛阳发展的热心网友发个帖子还躺枪了。声明一下,以上言论只代表我个人,以下也是。不知道楼上这位满腔愤怒是在争什么,我无意你们的logo纷争,说个人想法罢了,那几个入选的logo我去翻了一下,我不懂设计,但第一感觉确有高下,内涵和浅薄的区别,就不指名道姓了。我这里只是说事实而已,楼上如果有恶气,不管你代表谁,去找你竞争对手撒野去,别在我这里阴谋论腹黑。但我还是奉劝你把精力用在完善设计上,别没事净攻击别人,基本的素质和职业道德都不要了,不好。另外,没文化的看谁都像在卖弄,真的,放平心态,回家专注把作品做好比啥都强。祝好!

    +1 +1 回复

  • 楼上的,你说的很对,我想正因为如你这样的人多了,文化才会流失吧,外地人不懂可以理解我们可以借此宣传一下吧,但你作为一个本地人,你说不懂,你为什么不去查阅资料呢,你为什么不愿意去了解呢,本地人因为不了解本地文化,也不去了解,任由文化流失,痛心吗? 你为什么不会痛心? 正因为大家不懂,我们才因该多宣传,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的根, 不要让先人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人手上流失。 地铁标志用什么其实都只是一个表象,但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一直想创造、 创新,共建美好洛阳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流失的文化财富也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洛阳人我很痛心,但我能做的有限,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发声,希望借此让更多人来思考这一问题。

    +1 +1 回复

  • 说的很好 但搞清楚 这不是河洛文化旅游节logo的评选 这也不是市徽的评选 这是地铁logo的评选 你的设计得让人第一眼就联想到是地铁 你弄几个圈圈点点线线就说是河图洛书还是线路图 不管本地人外地人都看不出来是个啥 难道每个坐地铁的人你都先去给他解释这么多吗 逻辑混乱 这不是卖弄知识的地方

    +1 +1 回复

登录后参与讨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洛阳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尊敬的用户:

  1. 请文明留言,禁止恶意攻击;
  2.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 本网站保留对违反规定的用户进行处理的权利。